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包晓芸 来源:通过与当地老人交流了解以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巨龙桥村、武隆区双河镇坨田村、万盛经开区石林镇茶园村为例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包晓芸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家庭结构不断受到冲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外流,农村人口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与空巢化。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板,是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响应习党中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号召。2023年7月15日至7月21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艺术学院“艺术+”筑梦美丽乡村实践团先后深入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巨龙桥村、武隆区双河镇坨田村、万盛经开区石林镇茶园村等地,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等问题”展开实践调研和分析。团队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多种调查方式展开调研,通过深度走访调研,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全面处理,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据此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乡村振兴;走访调研;社会实践
 
一、调研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板,因而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4.9%,65周岁以上人口居世界第一位。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强化老龄工作保障和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新时代老龄工作作出部署。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二、基本情况
实践团深入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巨龙桥村、武隆区双河镇坨田村、万盛经开区石林镇茶园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走村入户对三地老人进行深入访谈,掌握三地老人养老的基本情况,在此选出三地比较典型的三户老人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实践团来到巴南区巨龙桥村一户空巢老人周永容奶奶家中,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为奶奶画像,实践团成员和奶奶交流得知,周奶奶今年八十二岁,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孩子已经去世了,还剩下一个二女儿和孙女,老伴也在前些年因病去世,家里子女不常回家,联系较少,只有孙女有时候会打电话联系。奶奶有低保,每个月几百元,但是水电费一个季度便是两三百,身体不好,每个月还需要去治疗,医疗保险报销太少,生活十分困难,也没有耕地,入不敷出,靠着邻居接济帮衬生活。但奶奶提到房子,很高兴地说道:“是政府帮我盖的房子,感谢政府,国家政策好。”
我们来到茶园村茶园村一户空巢老人彭建国爷爷家中,通过与彭爷爷交流得知,彭爷爷今年六十岁,老伴去世了,家里有一个孩子,在外地工作,不经常回家,一般通过电话联系。爷爷有养老金,但是金额较少,每个月只有一两百,有时生病或者遇到突发情况难以解决。爷爷有耕地,但面积规模小,多为自给自足的种植模式,生活比较困难。但面对实践团成员们彭爷爷十分高兴地说道:“好久没有年轻人和我这老头聊天了,让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实践团来到双河镇坨田村一户空巢老人成容元爷爷家中,给爷爷带了些补贴家用的东西,为成爷爷画像。实践团成员和成爷爷交流得知,成爷爷今年七十二岁,家里有一个孩子,老伴在前些年去世了,家里孩子只有春节才会回家。家里有耕地,多为自给自足,不对外售卖,有养老金,但比较少,生病的时候,医疗保险报销少,只能找孩子要些费用补贴医疗费。孩子在外生活压力大,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平时自己在周围的养殖基地打零工,挣取生活费。在面对实践团成员时,成爷爷说道:“国家政策好,给了我一些补贴,感谢国家和政府,青年人要珍惜学习机会,争取早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在南彭镇永兴农贸市场,实践团举办了一场“为您画像”主题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在与当地老人交流中得知,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没有购买养老保险,他们认为养老保险的钱太少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养老问题,所以没有必要去买。当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独自一人在家,靠耕地收入以及子女给的赡养费生活。
在双河镇社区,实践团成员随机采访了一名外地过来避暑的游客张爷爷,张爷爷热情的介绍到,双河镇是避暑圣地,每年夏天都会有大量游客过来避暑游玩,游客多为中老年人。与乡村老人相比,来这里旅游避暑的老人经济条件普遍较为优越,养老和医疗问题也有很好的保障,但双河镇基础设施建设没跟上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场地少,面积小,活动类型少等问题。
三、主要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
1、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乡镇医院普遍为小诊所,医疗设施匮乏,缺乏专业性人才,难以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使得农村老年的慢性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因而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城区里的大医院治疗,这样便会造成,大型医院压力过大,小型医院资源浪费。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看病拿药次数频繁,而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交通不便利,看病不方便等问题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2、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不足,乡镇政府自身难以平衡农村养老保险和乡镇发展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据调查了解,受经济条件制约,三地农村老人很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已购养老保险的大多选择的是最低档养老保险。农村老人养老金少,医疗保险报销少,且政府补贴相对薄弱,日常花销大,例如在巨龙桥村每季度水电花费就十分大高达200多元,特别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老人来说,生活是十分困难的。
3、养老保险保障力度不足。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因而保障缺乏统一性。目前就巨龙桥村来说,村里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服务比较匮乏,缺乏政府建立的养老院和社会服务中心来提供养老服务。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备影响了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进而影响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村养老体系的不完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不健全,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卡脖颈的问题。
(二)农村老人自我养老能力与意识不足
1、耕地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土地收入是农村老人的一个基本保障,农村老人大多数以土地耕地收入作为保障,以往多为自己种地出去售卖获得收入,但随着经济发展,建设推进,耕地逐步减少。据了解,现农村老人多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或者没有耕地靠着微薄的养老金度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年龄的限制,导致老年人再就业难度增加,很多老人靠着体力劳动获得养老保障,以巨龙桥村为例,村里老人有耕地的,多为自给自足,不成大规模种植,且现在许多养殖基地的入驻,耕地减少,有劳动力的老人进入基地靠体力劳动获得养老保障,据了解许多养殖基地的工人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收入不稳定,养老得不到有效保证。
2、老人参保积极性不高。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大部分农村老人对养老保险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利息太低了,政府补贴力度不大,自身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老人土地收入低,不愿去缴纳养老保险,即使缴纳养老保险也是购买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所以到手的养老金比较少。很多老人认为养老保险对于自己没有多大的益处,有抵触心理,参保积极性不高。另外一部分老人宁可从事体力劳动,也不愿缴纳养老保险,不愿去尝试接触一些新的养老保险产品。
(三)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匮乏
1、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如,巨龙桥村基础设施匮乏,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少,偶尔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但老年人的参与度不高,当地老人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自发地去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社区活动少,缺乏基础娱乐设施,社区场地规划不精确,文化活动类型匮乏,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享受社会保健、卫生援助和心理援助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的匮乏也使得农村老人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低,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子女关怀的缺失。农村老人除了在日常基本生活的满足,还需要子女的关怀及陪伴。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就业机会少,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老龄化严重。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工作,导致陪伴老人的时间非常有限。老年人对于子女陪伴需求逐渐增强,需求无法被满足,导致老年人精神空虚,孤独感严重,容易患上各种精神和身体疾病。
3、社会关注度不高。社会对于农村老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老人的关注度较低,由于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社会上的企业、媒体难以注意到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类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逐渐瓦解,家中青壮年外出务工,闲暇时间多陪伴自己的子女,对家中老人关注较少。
四、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1、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全面的医疗信息网络,完善现有的乡镇诊所医疗设施以及相关人才输入,对人才给予福利,提供政策支持,培养农村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升老年人医疗保险报销程度,减少农村老人的疾病治疗费用,特别面对疾病,可分年龄分经济程度进行减免,对农村老人要多加宣传,普及医疗保健知识,提醒老人合理用药,有病就医。可邀请专业医师或者专家到村里集中进行知识讲座,提高农村疾病预防意识和保健康复指导。切实落实农村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2、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乡村振兴战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十分关注,因此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探索与其高度契合的农村养老模式,来破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政府可因地制宜,像双河镇坨田村以及石林镇茶园村,当地发展旅游业,又盛产特色蔬菜如:双河镇的高山蔬菜,茶园村的羊肚菌。可以利用其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政府便可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投入力度,提高基础农村养老金。政府还可以积极倡导建设农村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运营提供相关补贴政策,从而推动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3、制定灵活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农村老人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且现有的法律不具有精确性,需要国家制定明确的关于农村老人养老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来维护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地方政府也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合理的调整,要因地制宜,制定出合理的地方性法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养老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农村老人参保积极性
1、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知识宣传。在乡村里开展养老知识讲座,加强养老保障知识宣传,帮助老年人深层次地了解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参保意识。村干部也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进行定期养老保障知识方面的培训,为村民排忧解难,及时了解最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并及时通过广播宣传相关政策供村民了解,让村民做到养老无忧。
2、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农村大部分老年人依然保持着依赖子女和自给自足的耕地养老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养老观念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转变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在农村,老年人习惯被子女赡养以及政府补贴,要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老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的农村养老观念。此外,加强老人对医疗、养老保险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增强养老消费意识。
(三)提高农村社区保障能力
1、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建立老年人娱乐活动场所,比如:健康步道,书籍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广场等。购买并安装实用性的健身器材,对于老化的设施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建立农村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照料、餐饮、医疗、健身和娱乐等一体化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让老人能够真切安享晚年。
2、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政府要加强农村文化引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多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还可将与三农的相关政策方针融入其中,使老人村民在丰富其精神生活的同时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加强文化教育引导,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如:养殖知识讲座、养老保健知识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老年人积极健康养老。
3、与社会企业机构合作养老。政府可大力支持企业构建可持续养老体系。可以联合商业保险公司,弥补基本养老保险项目,增加更多的养老保险项目,给农村老人更多选择。还可鼓励企业开办养老机构,助力当地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联合养老服务行业人才,为农村养老服务行业引进专业养老服务队伍。联动媒体,为养老事业服务宣传,邀请疗养保健、种植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并实践操作,让老人享有快乐、趣味的老年生活。
五、总结
青年作为时代的筑梦人,生逢其时却又重任其肩,青春应在奋斗中绽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路架桥。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8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科技助光,推动乡村振兴|电气工程学院“光明未来
  • 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研苹果之红彤,析乡村之振兴
  • 重走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
  • 同心达低碳,众手创未来
  • 2023年6月27日至6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土”团队在苏州市常熟市虞山国家森
  • 社会实践报告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