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有关情况,7月5日至12日,山东理工大学“情系三农,振兴乡村”实践团前往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镇山东省临沂市温水镇,进行实践调研。并以乡村振兴示范村永西村为例进行参观、数据收集、采访与问卷调查、义演等系列活动。温水镇团委书记刘美协助联络,第一书记孙德忠进行招待。
实践团在第一书记孙德忠协助下首先进行系列展馆参观,学习温水镇的总体布局与规划,了解温水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槐文化精神等文化资源。利用走访调研、采访与问卷调查的丰富形式以永西村为例针对温水镇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大量数据收集。了解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工作进度与村民满意度等问题。以上述调研内容为基础,实践团确定了文化宣传、乡村教育、乡村文明建设三个方面为着手点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
文化宣传上,团队发现本地特色资源丰富宣传却较为匮乏,并未与互联网资源与多媒体经济联接融合的问题。确定宣传导向方面应立足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靶向需瞄准乡村振兴工作亮点,把镜头聚焦乡村,让乡村振兴典型当主角,跟随时代潮流,与当下最时兴的手段结合,提高永西村的知名度。针对该问题实践团为永西村拍摄短视频宣传片,以当地颇具特色的古槐文化馆、烙画葫芦馆等为背景,紧跟网络热点,带入年轻人思维,作品播放量达2.2万。从永西村宣传方式的角度上创新,在宣传导向上紧紧围绕永西村乡村振兴工作,将宣传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为发挥出乡村振兴新动力实际效果提供新思路。
针对永西村教育资源较为落后的问题,实践团充分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优势与校内科研资源,研制了适合夏季、健康美味的饮品--赤藓糖醇酸梅汤,前往平邑县城进行为期三天的义卖活动,取得总销售量110盒,并将全部收益捐于永西村儿童购置书本。此次义卖,不仅发挥高校科研技术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积极作用,更与多媒体平台相结合,扩大活动影响力,从而提高民众对乡村教育资源问题的关注度。
针对采访内容实践团在乡村文明卫生建设方面开展系列助力活动。如:当地虽已有垃圾分类垃圾桶设置,但村民并不了解其内容,无法实行。为此实践团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片与当地村委协商在村内公共影屏上放映,帮助村民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平邑县夏季炎热潮湿,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为提高村民对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的关注度,助力乡村文明建设,实践团在永西村文化广场开展义演活动。利用吉他弹唱、街舞、广场舞以及实践团院校实验室研制并资助的赤藓糖醇酸梅汤为手段吸引村民参与后,利用实践团主打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知识开展食品安全与卫生宣讲活动。以贴近生活为前提,向村民科普食品搭配与烹制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相关内容,反响热烈。
团队发掘温水镇乡村振兴成功普适性经验,将其总结为紧抓独特文化内涵、发扬本地特色产业与强调产业引进以及其辐射作用,并通过后续乡村振兴优秀范例对比证明其可行性;与村委就人口流向问题进行探讨,建议从教育资源、企业辐射拉动就业两方面着手,强化“人才+教育”的发展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民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永西村特色产业特色发展,在县域范围内促进城乡融合,打造农村产业、科技、教育、金融紧密融合的创业创新体系,提高农村产业比较效益,不断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年轻村民留在村内,切实让人才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要打造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分担创业风险,推进创业成本最小化,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形成推进乡村创业的强大合力。以创业拉动就业,以就业留住人才。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以永西村为例了解、总结了温水镇乡村振兴工作普适性成果经验,并分析其不足,针对性的提出实验性解决方案、开展帮助活动。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定益处,并为实践团调研内容的深入提供土壤。
作者:刘梦雨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