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院学子探寻经济与生态并重,发展与和谐同行

作者:胡祥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合肥7月6日电(通讯员 胡祥)2023年7月1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新青年文明实践队成员们前往安徽省芜湖市深入芜湖市镜湖区开展美丽中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和市民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践行美丽中国行动。
芜湖规划馆回顾历史轨迹
7月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芜湖规划馆,在领讲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回顾芜湖历史上的人文故事和近代发展历程。
在展馆的一楼,实践团成员跟随领讲员参观“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芜湖特展,在领讲员的讲解下,成员们从“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随后,实践团前往二楼,参加了解了芜湖市千百年来的历史变革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建设成就。展馆设立实体模型、4D影院、体验区让成员们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到了芜湖市城市历史上所经历的变革。此外,成员们还参观了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区,其中芜湖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思想:长江作轴、龙湖为心、水网呈翼、山林筑屏,让成员们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让成员们震撼于几年来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城市未来规划的蓝图。

(图为实践团参观芜湖市规划馆 通讯员 姜山 供图)
垃圾中转站学习垃圾分类
为了更深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队长陶雨濛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当地的垃圾中转站,这是当地最大的垃圾分类和处理的中转站。随后,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垃圾从收集到分类成各个种类的详细过程。工作人员将垃圾从垃圾车卸下并倒入机械筛网,通过筛网把大型垃圾分离出来。随后,被筛过后的垃圾会经过进一步的分类和分拣,工作人员把垃圾分成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而将不同种类垃圾运输到各自的处理站,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接着,工作人员又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中转站内主要使用机械设备完成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任务,如挖掘机、输送带和分拣台,在整个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之后,工作人员补充说:“日常工作中负责监督和操作这些设备,确保有效地分拣出可回收物,并将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在这些垃圾经过分类和分拣后,不同类型的垃圾被装载到相应的运输车辆上,运送到相应的处理场所。可回收物会被送往再生资源回收站进行再加工和利用或出售于所需企业,而湿垃圾和干垃圾则被送往焚烧厂或填埋场进行处理。在工作人员介绍完毕后,实践团队员们与工作人员们进行了交流,队员们表达了对工作人员的敬意,工作人员也分享了各自喜悦和日常工作中所遇趣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裕溪河边捡垃圾 通讯员 姜山 供图)
步入居民社区贡献一份力
为深入落实共建美丽中国理念,实践团队员们开始深入小区,清理小区中出现的小广告。队员们先是详细记录了小区内存在的小广告数量、种类和位置等信息,并进行拍照和录像作为证据,随后便向小区物业反映了这一情况,并提出预防小广告滋生的一些建议,如加强安保巡逻,定期巡查小区各个角落,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墙壁,寻找并记录存在的小广告。再比如设置监控摄像头,在小区关键位置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和阻止小广告的发布行为,并保障相关证据收集。还有加强宣传教育,广告危害的认识,倡导文明社区意识,避免发布和支持小广告。接着,实践团开展“垃圾分类我知道”的小游戏,路过的青少年,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的情况下纷纷参与游戏。成员们给每个小朋友分发印着不同垃圾图示的小卡片,并准备了四个标有四种垃圾类型的垃圾桶,让小朋友们自主辨别垃圾种类并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内。借此提醒和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提升居民和青少年垃圾分类意识。在游戏的最后,实践团 成员们还为小朋友们每人送上一个小礼物以示鼓励。
实践团在征得社区物业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小区进行问卷调查,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有害垃圾随意扔放、废品随意摆放等,对于部分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的居民,我们就宣传手册为他们细心讲解有关垃圾分类的常识,并邀请他们参与之后的废品回收活动。令人意外居民都十分积极的参与进来,并主动询问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常识。有些居民还赠送给我们一些瓜果作为感谢。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志愿服务从来都不是单箭头的付出,而是双向奔赴的温暖。同时,这也启迪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行中践行志愿精神,温暖他人,砥砺自我社区在推动垃圾分类目标实现和落地生根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社区在助力落实垃圾分类中的缺点与不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引导小朋友们参与游戏 通讯员 姜山 供图)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巢湖学院新青年文明实践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性,成员们也认识到群众对垃圾分类意识,对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仍有欠缺,应自觉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员们以身作则,为实现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把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谨记于胸,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自觉成为守护自然的一份子。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7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漫步历史名校,见证百年传
  • 探寻生态建设,品味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