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 青春绽彩——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团调研红星村

作者:彭虹 刘娜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响应“服务地方”号召,7月14日,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凝聚奋进力量 共绘振兴蓝图”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湘潭市响水乡红星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追忆“战地黄花” 传承红色精神。
实践团来到湘潭县响水乡红星村,在村委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黄君珏烈士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英烈。黄君珏烈士以死殉国,坚决不当俘虏,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实践团对党旗宣誓
实践团对党旗宣誓 她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红星村是黄君珏烈士的家乡,实践团在红星村走访、参观烈士纪念馆,深入学习革命先烈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与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实践团在黄君珏烈士纪念馆门前合影
实践团在黄君珏烈士纪念馆门前合影
参观创业基地 寻访致富之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时闲适的田园生活,隔着历史长河,在红星村重现。实践团成员采访了红星村返乡创业模范人物——黄文赞。
实践团采访黄文赞

从蛙卵到蛙苗再到成蛙出售,生长周期大概为6个月左右。黄文赞事事亲力亲为,住在基地,做到各项工作亲自把关。1200余亩田地,黄文赞除了用于养蛙基地,还用来种植湘莲、水稻。
荷花摇曳生姿,蛙声此起彼伏。黄文赞的女儿带领实践团参观养蛙基地、荷塘,并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养蛙过程发生的趣事。
实践团参观养蛙基地
实践团参观养蛙基地
稻蛙共作,生态双赢。“稻田养蛙”模式不仅能减少水稻田的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实现一田多收,既能收获水稻、荷叶、莲蓬,又能增加养殖业收入。
同时,“稻田养蛙”产业为红星村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使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带动了家乡就业,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养蛙各阶段的工作,并讨论学习了“稻田养蛙”对于红星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蝉鸣夏日长,美好正韶华。“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了解乡村、认识乡村的重要活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环节。“凝聚奋进力量 共绘振兴蓝图”实践团将秉承“锲而不舍 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彭虹、刘娜 摄影:刘双林、胡梓曦)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0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童”心筑防线,安全记心间
  • “童”心筑防线,安全记心间
  •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帮助孩子们提高暑期安全意识,7月20日,滴水行动之春润小分队来到象山高塘学校
  • 大学社会实践 07-20
  • 豫才支教队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准备工作
  • 红色经典涌现和甲骨飞扬
  • 笔墨共叙三笔字
  • 笔墨共叙三笔字
  • 今天我们开展“笔墨共叙三笔字”和“妙手生辉”课程。在三笔字课程上,我们带领孩子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坐姿歌》和文字在历史上的演变。
  • 大学社会实践 07-20
  • 豫才支教队首次开展经典情景剧演绎课程
  • 微光”课程正式开展—追寻光,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