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特色非遗,聆听迟暮岁月磬钟——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德康养护院调研

作者:朝华夕塑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华夕塑实践队
       继无锡市、上海市调研后,团队成员步履不停,再次踏上调研之路,7月9日,团队成员前往重庆市石柱县,对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德康养护院进行调研。

       7月9日,团队成员来到石柱德康养护院进一步深入了解院内养老模式与乡村老人生活状况,相关负责人前来迎接并介绍德康养护院,其老人主要来自县内及周围的乡镇,养护院采用医养结合的方式,不仅提供老人医疗护理服务关注身体健康,更有歌舞表演、琴棋书画等娱乐活动保证老人们的心理健康。
       在参观过程中,楼梯旁的土家民俗风情墙绘吸引了团队成员注意,土家吊脚楼建筑这般的国家级非遗技艺之美在墙绘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不禁让成员思考将民族特色非遗技艺、非遗手工艺传授给当地老人的可能。护养院过道两边也充满艺术气息,两侧挂满了乡村老人画像,勾勒出迟暮老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也不希望与时代脱轨、他们也不希望形影单只孤独封闭、他们也渴望能续朽木之火再做出一番贡献,但很少有人关注到他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求,这也体现乡村老人的一大生存窘境。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了老人们的活动室,有的老人腿脚不便坐在轮椅上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西游记,有的老人在心愿墙旁相聊甚欢。负责人介绍道这是老人们的日常活动,养护院也通过心愿墙展示老人们心愿、定制名牌展示老人们各自特长等的方式让老人们更好地展现自我,满足精神需求。
与老人们的交流过程中,大家纷纷表达对现阶段养护院举办的扇子舞等民俗特色活动的喜爱,在定制名牌上,许多老人也展示有绘画、书法、剪纸等手工爱好,可见老人们有一定的活动兴趣与手工能力。谈及对于非遗类手工活动的看法,虽然由于认知局限,大多数老人起初听到“非遗”两字表示疑惑不解,但当团队成员具体举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啰儿调、玩牛、土家族吊脚楼等活动时,在座的老人们亲切感倍生,表示这是跟随整个童年的民族特色技艺,但如今由于县城的快速发展而鲜有听闻,大家表达出对非遗文化学习的强烈意愿。
       在场老人也提起了其他非遗手工艺,有的老人讲述起年轻时尝试的面塑技艺,面塑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说起面塑,老人表示曾经的回忆历历在目,希望在迟暮之年也能有再次接触的机会。


       参观交流完后,团队成员向养护院负责人询问非遗手工艺与乡村老人的结合方法,负责人为结合非遗举行活动这一形式表示赞许,不过也提到一些难点,一方面,乡村老人大多数认知的有限,可能导致教授内容难以理解;另一方面,老年人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如眼睛老花等状况可能导致教授过程较为艰难。另外,负责人也对将作品创收从而回馈老人促进乡村振兴的方式表示支持,她也提到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乡村区域大多信息闭塞,难以提高外界对乡村老人的关注度,这就需要采用媒体曝光的手段,多平台持续宣传推广。

       通过这次调查实践,与老人们近距离接触后,团队成员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一方面,很多老人都有书法绘画等的爱好,表达出对非遗活动举办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对于民族特色非遗,老人们相比年轻一代有更多的回忆,有更多讲述故事的空间,这让团队对项目活动的顺利举行充满信心。相信通过活动的召开,推动非遗手工艺制作与养老教育服务结合,能让更多乡村老人精神层面得到滋润,社会层面得到更多关注。在活动的举办上,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非遗手工艺活动的选择要尽可能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民俗特色,例如在少数民族区域进行民族特色非遗活动,不仅能让乡村老人在教授过程更有共鸣,也能在贩卖上更加火热取得更高收益;在活动的宣传上,为打通乡村信息闭塞,更应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多平台持续宣发进行曝光,从而增加关注度促进盈收,为回馈乡村老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西安工业大学恋“链”乡情实践队 开展暑期社会实
  • 传承民族特色非遗,聆听迟暮岁月磬钟——重庆石柱
  • 广东建院学子三下乡:倾听政府发展前景,助力黎溪
  • 桂林学子三下乡:探寻绿色岳麓环境,助力生态法治
  • 吾以青春为号角,吹响支教主旋律
  • 7月3日,安阳师范学院“七彩圆梦”魅力甲骨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的成员们相继出发,前往安阳市龙安区东风乡大坡小学
  • 大学社会实践 07-16
  • 桂林学子三下乡:绿色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建造之美,赋能乡村”——湖工学子举行2023年暑
  •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深入走进智慧农业”社会实践
  • 调研袁家村合作机制,探究乡村振兴模式
  • 寻得海头致富路,回归故里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