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汉市蔡甸区新民村,探索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

作者:苏雅昕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7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名成员到达蔡甸区张湾街道新民村。通过走访当地村委会和当地村民,小队成员了解近年来新民村土地利用情况以及村庄主要产业发展态势,并积极为乡村振兴产业借言献策。
一、年轻村庄蕴藏勃勃生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村庄,新民村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然而小队成员初入村庄,就被眼前宽阔干净的硬化路面、整齐的住房、优美的绿化和街景吸引,村庄规划井然有序。小队成员在与新民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新民村作为一个年轻的村庄,将生态农业定义为自身的发展方向,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二三产均有涉及。搬迁至蔡甸区11年间,新民村打造了特色高效农业以及果蔬采摘有机种植基地,以草莓、桃子、火龙果、葡萄为主要种植作物,打造无公害水果种植与采摘。同时,村庄中设有家具加工场和肉串加工厂,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问题。除此之外,新民村借助生态农业,推动村庄特色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整个新民村。在短短十几年间,小小移民村就依托山水馈赠,发展出了自己的一派祥和。
 
 
 
 
二、雨中的匆忙令人“桃”醉
在深入新民村调研期间,小队成员在黄桃采摘园外遇到了该采摘园的负责人黄龙。黄龙先生向小队成员讲:“我是襄阳人,所以我的果园叫做’襄四海’。”在来到新民村的四年时间里,黄龙先生对待自己的果园可谓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向我们谈到:“最脏最累的活都是自己的,自己能干的事绝对不去考虑其他人。农业这个行业是最辛苦的,到目前来说我对我的果园很有信心,因为亲力亲为,我心里有底。”每年从选种、播种到夜以继日的照料和培育,都是黄先生一人完成,树上的硕果也凝聚着黄先生对未来的满满希冀。
然而纵使今年的收成可观,黄先生也只是淡淡说了句“看到了希望”。由于新民村地理位置偏僻,客流量和知名度难以打开;水果采摘和批发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上受到负责人年龄和资金的限制,难以与现代产业发展接轨;园区内水果采摘从2022年才正式投入营业,前几年零收入的情况令人举步艰难。以上的种种问题都成为黄先生果园发展路上的难题,但是黄先生从始至终都对果园未来的发展满怀期待,他总是微笑着告诉小队成员:“现在好了,好很多了,也希望你们能常来,更希望你们能带着你们专业领域中我们干不了的本领,帮助我们。”
黄先生与小队成员交谈许久,临走时还赠送了许多果园的桃子。看到黄先生在雨下忙碌的身影,伴着果实清香,令人陶醉。
 
 
 
 

 
新民村在发展生态农业大方向的引领下,不断开拓自己的特色产业,在构建美丽乡村之路上走出了典型道路。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新民村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强化高新技术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期待新民村在今后展现更加出色的风采。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9-02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 2022年7月3日至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党史(国学)小课堂”校地共建社会实践团队在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西槚柏村开展了以“开展多彩
  • 大学社会实践 09-02
  • 西农学子三下乡:发放调研问卷 了解养殖现状
  • 剪纸物语——莒县过门笺
  • 为积极保护国家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非遗文化,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韵齐风,匠心故里”实践团队奔赴日照市莒县莒国
  • 大学社会实践 09-02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到达了终点,它代表着中国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在巩固拖着脱贫
  • 大学社会实践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