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广得是我校五年级学生,说的自私一点,他是我的学生。刚“接手”班级不久,他的种种表现都不入我的“法眼”,作业做不完、上课不安分,时不时还会有家长告他的状……就这样,我毫不留情地把他画进了我的“黑名单”,作为“敲打”的重点对象之一。接下来的几周,他依旧我行我素,我与他的“怨恨”越积越多。终于,“收拾”他的机会来了,在检查大家购买复习试卷的时候,发现没买试卷的学生里就有他,本想着借此机会好好“教育教育”他,可班长突然向我使脸色,我的小“阴谋”就此作罢。
听了班长的话,我为我的“报复”行为感到羞愧,也许是出于同病相怜的缘故,面对兰广得,我满腹心里话,竟不知从何说起。我理解一个孩子失去父亲的滋味,生活的不辛在这个小男孩身上偏偏又加倍了。父亲白血病去世后,母亲带着年幼的妹妹改嫁异乡,兰广得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了。第二天,我买来复习资料给了他,就在这一刻,我也找到了“敲打”这个小男孩的另一种办法。母亲永远是儿子的软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联系到了他的妈妈,我想让她来学校看看孩子,以此为突破口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几天后,她妈妈如约来到学校,教室里娘俩抱头痛哭,他妈妈向我哭诉着她的不辛与无奈,兰广得低着头泣不成声。我知道,母亲的诉说刺痛了这个小男孩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这也许对他来说是残忍的,可作为老师,我宁愿看到他在内心的疼痛中能够有所改变。
自此后,她妈妈会时常打电话向我询问兰广得的情况,可奇怪的是他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给他妈妈打电话。在一次聊天中,我有意识的向他提起了这个问题,小男孩低头不语,良久说道:“我不知道说些什么”。他说的没错,母亲离开他太久太久,已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是有话难开口,有请难倾诉,我何必为难孩子呢!
“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父母的爱无可替代,但聊胜于无,爱的教育、良心上的付出,总会带给他们些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