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轨道技术铸造未来,红色精神激励前行 —— 长安大学 “工业未来深探索,智慧交通创新行”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18     阅读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03月18日,前身为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当时新中国唯一一家专门制造铁路客车的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同时也是世界第五大轨道客车制造商。自1988年以来,企业连年跻身国家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之列。曾先后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称号。
在盛夏的热烈阳光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长安大学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精心组织了一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工业未来深探索,智慧交通创新行”暑期社会实践队。8月3日清晨,这支队伍在指导教师沈浩的引领下,踏上了前往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客”)的征途,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探索与红色精神洗礼的非凡之旅。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交通
图1: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款高速内置转向架

抵达中车长客,实践队首先踏入的是转向架事业部的神秘殿堂。这里,是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热土,新型高速内置转向架的璀璨成果让队员们叹为观止。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与实地观摩,队员们亲眼见证了这一革命性技术如何将传统转向架的设计推向极致——轴箱体与构架的精妙内移,不仅实现了减重20%、能耗降低15%、轮轨磨耗减少30%的壮举,更以复合材料板弹簧与油气悬挂技术的创新应用,解决了内置式转向架的多项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列车的运行稳定性与乘坐舒适度。这份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心中油然升起对科技创新的无限敬仰。 
智能制造,数字谱写发展
随后,实践队步入数字化生产区,仿佛踏入了一个未来工厂的梦幻空间。中车长客的数字化大屏管理系统如同中枢神经,实时监控着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人员行踪、设备状态一目了然,确保了生产流程的流畅与安全。而数字孪生技术平台的展示,更是让队员们惊叹不已,整个生产过程被精准模拟,数据实时传输、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决策支持。这一切,不仅彰显了中车长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中国制造的未来描绘了无限可能。 


员工为实践队员讲解数字化大屏管理系统
 

 
图2:全体成员聆听工作人员讲解高铁的发展与科技前沿

在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践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科技创新的海洋。中车长客作为行业领军者,其255种轨道车辆的创新研发、26项重大项目的成功实施、70余项创新奖项的荣耀加冕,无一不彰显着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成就。特别是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最新成果,更是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中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红色精神,铸就大国重器
 
   

在高速动车组车间,实践队见证了“复兴号”等大国重器的诞生过程。从车体焊接的火花四溅到涂装的精细入微,再到精密装配的严谨细致,每一步都凝聚着中车长客人的智慧与汗水。而在这个过程中,红色精神如同一条隐形的纽带,将历史与现在紧密相连。中车长客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始终不忘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这种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位实践队员,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念。图3、图4:队员参观高速动车组车间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精神在科技创新中的强大力量。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为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将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
团队合影

加耀眼的光芒。供稿:张诗乐 魏子轶 王斯岩
供图:殷少婧,陈昱彤
初审:沈浩
 
作者:张诗乐 魏子轶 王斯岩    来源:长安大学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轨道技术铸造未来,红色精神激励前行 —— 长安大学 “工业未来深探索,智慧交通创新行”社
  • 筑梦乡村,智启未来 管理工程学院“新时代乡愁与乡村振兴”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澄沙净砾"调研团行动:福建省泉州五里海沙环保调研纪实
  • 碧水蒙尘,共筑绿梦
  • 碧水蒙尘,共筑绿梦
  • 山东大学“澄砂净砾”调研团赴广东省深圳市就沙滩清洁问题开展实地调研
  • 社会实践活动 08-17
  • 烟职学子三下乡:测乡村古建,绘历史传承——助力古建筑数字化保护
  • 南京师范大学“三下乡”:绿动未来,以青春护航乡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