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名人故居作为重要的城市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故居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借助名人故居讲述革命历史,阐释名人革命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建构红色文化记忆,增强红色文化价值认同。为此,7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智绘红途实践队前往上海市静安区参观毛泽东旧居,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上海毛泽东旧居位于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7号,全馆展区由常设展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来上海视察大事记、实物展和旧居场景还原四个部分组成。上海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为关注的地方,甲秀里则是毛泽东一生中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丰富的史料和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展现了他在上海的革命经历以及伟人的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
首先,实践队员参观了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展馆展出了“播撒红色火种”、“迎接破晓曙光”、“吹响合作号角”、“担当党的重任”、“坚守合作底线”、“唤起工农群众”、“关注上海动向”等几大板块。这里作为毛泽东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记录了在上海期间毛泽东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负责组织部工作,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担任《向导》周报编委等相关事迹。从一件件珍贵文物中,队员们感悟到了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代伟人的初心和使命。
其次,实践队员体验了数字技术在红色文化中的运用。展馆将传统媒介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采用动静结合、平面与立体共存的多元化阐释手段,利用数字化技术引入声、光、电,将毛泽东来上海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数字化呈现,体现了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总而言之,通过一张张照片、一封封家书、一首首诗词,实践队员对毛泽东同志在上海期间的革命经历有了深入了解,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身临其境地感知了毛泽东旧居的历史人文和红色印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