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教育家精神,传承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教育理念,2024年7月20日至31日,华北电力大学探寻教育家精神实践队先后走访了河北省保定市的三位优秀教师,学习了他们独特的教学方法,感悟到他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思想。
第一位接受采访的教师——徐慧兰,来自保定市望都县中学,她是一位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的高中化学老师。徐老师态度温和亲切,在接受采访时,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怀:“看到学生们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是我整个教育生涯中最激动的时刻,孩子们经过艰苦的高中三年,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谈及高三教学方法,徐老师分享了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三种不同的讲课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特色,可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在徐老师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高三学生经常会出现压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我会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疏导。”徐老师的采访展示了一位优秀高三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图为徐慧兰老师及实践队员
第二位接受采访的教师——梁占辉,来自望都县第三中学,他担任望都三中校长已十年有余,有着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谈及望都三中的教学理念,梁校长反复强调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性,“学校秉承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要让学生经过三年的初中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在谈到学校的日常管理时,梁校长表示,校园霸凌事件近年来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望都三中在这一方面采取了多重措施,及时召开家长会,邀请司法部门科普霸凌的危害,设置高清摄像头,确保校园内无监控盲区,梁校长希望学校内不要出现霸凌的悲剧,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梁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校长的使命,一种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使命。
夏日的儋州,骄阳似火。师道溯源先锋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教育家精神的探寻之心,踏入了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韵味的东坡书院。东坡湖波光粼粼,青石桥板雕刻精美。湖中的荷花绽放,宛如苏东坡对儋州深沉情感的生动写照。队员们走过石桥,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图为梁占辉校长及实践队员
第三位接受采访的教师——杨帆,来自保定市河北小学,他是一位有10余年教学经验的美术老师。杨老师的讲课风格幽默风趣,轻松自由,喜欢用视频和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谈及教学中印象最深的时刻,杨老师认为是每节课末尾,学生们把作品交上来的瞬间,“学生能通过这节课,自身得到进步,我很开心自己能帮助他们发现并激发潜能。”当问及现代社会美育教育普遍确实的现象,杨老师表示,美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初高中学校应该适当开设美术课,为学生缓解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杨老师展现了一位美术教师的能力与素养,用智慧和热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会有更多孩子拿起画笔,绘出自己多彩的人生。
图为杨帆老师及实践队员
通过对这三位教师的采访,实践队员深刻体悟到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与不易,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启迪,从而更加坚信,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关乎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这三位不同的老师,都以温暖的笑容和坚定的话语,展示出优秀教师的风采,他们都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杰出代表,是学生们心中最闪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