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学习“莱西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05     阅读
    “莱西经验”起源于1985年,是莱西县在党的领导下在农村建设方面形成的一套经验。莱西经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宝贵的财富。为学习莱西经验,探索乡村振兴与其关系,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探索新时代强村共富之路莱西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4年7月5日至7月8日前往青岛市莱西市日庄镇展开线下实地调研莱西市乡村发展情况。
图为实践队在日庄镇泊子村(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成员在抵达日庄镇后,当地政府与工作人员交流了本镇情况,后乘车前去被誉为“齐鲁样板”的沟东新村参观调研。
图为沟东新村航拍一角(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同村党支书高维玉书记就本村发展方向和莱西经验展开讨论,高书记形象地把沟东新村振兴方法总结为三个“一”:一个好班子,一个好产业,一个好村风。之后高书记带领实践队成员行走在乡村小道上,参观村里忙碌的葡萄生态种植农场,认识了沟东新村有名的产品——阳光玫瑰和蜜糖1号,后又参观了村史纪念馆,了解到沟东村村民响应国家号召,为水库修建做出的巨大牺牲。休闲采摘、乡村民宿、库区移民文化展览馆等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为沟东新村今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葡萄种植农场中劳作的村民(实践队供图)
 
图为实践队参观沟东新村(实践队供图)
 
    次日,实践队成员前往临近的傅庄村和鲍格庄村联合支部,分别与鲍格庄村党支部委员丁云和傅庄村村主任付光珍进行交流。
图为实践队在傅庄村和鲍格庄村联合支部(实践队供图)
 
    鲍格庄村以甜瓜和无核葡萄为主要产业项目。通过学习“莱西经验”,村里坚持以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积极探索品牌建设和新项目引进使村民收入增加,村里整治垃圾沟,建设文娱小广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傅庄村以芹菜种植尤其是大叶黄芹菜闻名,其口感脆爽且甜,广受好评。傅庄村还以长寿村闻名,村里有多位百岁老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闲适的生活方式为村庄增添独特的魅力。村里计划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体验农家生活。虽然两村里面临品牌推广和销售渠道的困难,但村民通过传统种植方法结合合作社模式,逐步提高了收入,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后续实践队还前往泊子村,在与村里交流了村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后,参观了一处革命烈士纪念点。透过棕红泛旧的衣橱和书桌,感受那段为国为民的峥嵘岁月。在村里,实践队还拜访了姜老夫妇的农家小院,姜老先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对能有现在富足的生活很是感激。老夫妻退休后在自己的小院里种菜养鸟,过着安稳闲致的生活。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姜奶奶(实践队供图)
 
    此外,实践队前往日庄镇镇政府,与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莉交流,得知日庄镇通过布局产业发展“一盘棋”,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发挥品牌辐射优势,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但现在日庄镇面临产业链条短、产业培育慢、品牌效益低等问题。为此,镇政府深入学习“莱西经验”,探索实施“特色产业+强村共富公司+经营主体”模式,旨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此次为期4天的暑期调研活动,成员们看到了莱西市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剖析“莱西经验”的秘诀,能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创新思路。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莱西市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团结民众,运用科学的振兴举措,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图为产芝水库航拍景色(实践队供图)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 张建华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深植红色情怀,共筑精神高地
  • 经济管理系“传递井冈山精神,担当新时代使命”实践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
  • 社会实践活动 08-05
  • 探寻武宣非遗,助力文化传承
  •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琉璃千年映匠心,淄博淬火焕新颜
  • 湘大学子访基层,网安知识传人心
  • 湘大学子访基层,网安知识传人心
  • 湘潭大学千家“网护”网络安全守护者志愿服务团成员来到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卧龙街道三家子村,专门为当地村民们进行了一场网络安全宣讲
  • 社会实践活动 08-05
  • 网络宣讲进社区,反诈宣传基层传
  • 网络宣讲进社区,反诈宣传基层传
  • 湘潭大学千家“网护”网络安全守护者志愿服务团成员与湘潭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许庆广警官一同来到湘潭市雨湖区和平社区宣讲。
  • 社会实践活动 08-05
  • 暑期“三下乡”|向阳而生,青春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