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苗木成长实践团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为深入发展推动禁毒防艾知识深入农村基层,贵州师范学院苗木成长实践团于2024年7月10日至12日在贵州省黔西毕节市化屋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7月10日上午,苗木成长实践团在贵州师范学院信息楼下整队,怀揣着对乡村的深情与对实践的渴望,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活动。随着人员的逐一到位,实践团成员们满怀激动地进行了一次出发前的合影,随后乘坐大巴车踏上了前往化屋村的旅程。
上午10时,实践团成员们抵达化屋村民宿。安置好行李后,实践团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下午的活动筹备中。负责第一场活动的实践团成员们在吃过午餐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了目的地。因为目的地距离民宿有2公里多的路程,实践团成员们选择了节约时间的小黄车作为交通工具。
实践团的首场活动是助农直播,旨在帮助化屋村的村民推广他们的苗绣工艺品。直播组的志愿者们迅速进入状态,他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每一件苗绣作品,从精致的玩偶到别致的帽子,再到富有民族特色的衣服,每一件都承载着村民们的辛勤与智慧。为了让直播间的观众们更直观地感受民族特色服饰,工艺品等,志愿者穿起了民族服饰,拿起了苗绣手提包和玩偶进行展示。随着直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观众被吸引进来,他们不仅欣赏到了苗绣的美,更被这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打动。直播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还主动购买了苗绣工艺品,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化屋村的乡村振兴事业。
图为讲解员讲解苗绣工艺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艳丽 供图
11日上午,同心广场上热闹非凡,实践团精心筹备的文化市集正式拉开帷幕。市集上,禁毒防艾展区、绘画区、通草花制作区、扎染与漆扇展示区等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在禁毒防艾展区,我们通过展示毒品种类和防艾知识,提高了大家的防范意识;在绘画区,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在通草花制作区,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在大家的手中绽放,成为了传递美的使者;而扎染与漆扇的展示,则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图为村民围观通草手工艺品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宇星 供图
夜幕降临,同心广场上的文艺汇演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志愿者们纷纷登台献艺,用歌声、舞蹈、快板、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青春的风采与活力。其中,民族服饰秀更是成为了一大亮点,不同民族的服饰在舞台上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多彩的民族文化殿堂。实践团成员们身穿不同民族服饰合唱时,观众们的热情参与更是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顶点。表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还邀请了村民们一起上台跳舞和合影留念。
图为民族服饰走秀表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艳丽 供图
12日上午,实践团还特意走访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化屋村的苗绣工坊,不仅深入了解了化屋村的历史和民族特色,还深刻感受到了当年习主席对化屋村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这份关怀与期望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图为讲解员讲解苗绣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艳丽 供图
本次三下乡活动虽然短暂却意义非凡,它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知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价值所在。青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勇于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贡献青春力量。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经验更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和升华。
通讯员:吴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