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人文与旅游学院“慧育老区乡村儿童早期养育项目”暑期实践团队走进海安市李堡镇杨庄村,寻访慰问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追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那份永不退色的忠诚与勇气。
蔡正桥今年60岁,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位退伍老兵,战斗中曾毙敌3名,伤敌6名,炸毁越军屯兵洞1个,缴获部分枪支弹药,荣立“一等功”,并被北京军区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初见蔡老,他衣着朴素,身上挂了五枚战斗纪念章,走进蔡老家中,最显眼的是一面陈列了证书、奖杯和报道的柜子。蔡老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珍贵的物品,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段对越自卫反击战风云岁月。
蔡老回忆起当年在老山的生活,他形容“吃过老山苦,今生再无苦”,老山的苦是刻骨铭心的,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低窄矮小的猫耳洞,人进出都是爬着,洞内硝烟味、石粉味、汗酸味、死蛇死老鼠尸臭味等。洞穴生活,不见光又湿度大,每个战士都烂档,穿不了衣服,只能裸体,而且各种老鼠、毒虫叮咬根本无法入睡,所有战士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楚,还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蔡老还为我们讲述了他在战地上九死一生的故事。1987年7月3号,蔡老被越军炮弹炸伤后,医生从他体内取出了十三块,至今还有两块未能取出。当他回忆起战场上献出生命的战友时,这个经受过战争和炮火洗礼的老战士红了眼眶。他反复强调,是战友、医生、祖国和人民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并表示自己会将第二次生命灿烂地延续下去,发挥余热,为群众力所能及的多做事、做好事。
团队成员们认真倾听,被蔡老的事迹所感动,情到深处,潸然泪下。旅游管理SD2303班的章欣怡表示,“从没有想象过战争是如此残酷,革命前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们要怀感恩知心,珍惜当下,承担肩头责任,为祖国明天添上更闪耀的光。”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寻访活动不仅是一次与革命历史近距离的接触,更是商院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实际行动。实践团队通过寻访和记录闪耀着忠诚爱国光辉的动人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深化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励当代青年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展现青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