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传承与记忆:访蒲松龄后代,解读蒲松龄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24-07-22     阅读
      为深入了解淄博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发掘淄博市的文化遗产,琉淄之星实践队于7月21日深入蒲松龄故居、参观蒲松龄纪念馆并采访蒲松龄后代,从真实的素材、独特的角度出发,了解蒲松龄的作品及人生经历,探寻淄博市传统文化的魅力及重要性。
深入故居,了解蒲松龄生活经历
      实践活动的首站定在淄博市博山区的蒲松龄故居,故居的建筑风格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色,青砖灰瓦,古朴典雅。庭院中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蒲松龄故居中的树木庭院(宋泽鑫摄)
      书房里的桌椅、书架,仿佛还留存着他奋笔疾书的痕迹。墙上挂着的书画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蒲松龄故居中的挂画(宋泽鑫摄)
探寻纪念馆,文化韵味无穷
      随后,我们来到了蒲松龄纪念馆。这里陈列着大量与蒲松龄相关的文物和资料,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以及文学成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种版本的《聊斋志异》。从古老的线装书到现代的精装本,从国内的版本到国外的译本,足以证明这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也了解到其中的深刻寓意。
蒲松龄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孙鹤鑫摄)
采访蒲氏子孙,了解家族故事
      为了深入了解蒲松龄的文化传承,我们有幸采访了蒲松龄的后代蒲章俊先生,在采访的过程中,蒲章俊先生表示,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而且淄博市政府对于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利政策,进一步推动淄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刀郎新歌《罗刹海市》,蒲章俊先生表示这首歌在网上广泛流传,对《聊斋志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以新兴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了《聊斋志异》这一中华经典,蒲先生也希望大众以不同的形式将这一文化精神传承下去,希望看到更多的、更优秀的作品出现。
实践队成员采访蒲松龄后代蒲章俊先生(陈新宇摄)
       通过这次文化之旅,我们看到了淄博市丰富的文化瑰宝,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我们也想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像蒲松龄这样的文化巨匠的精神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蒲松龄的世界,领略他笔下的奇幻与智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孙鹤鑫    来源:原创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传承与记忆:访蒲松龄后代,解读蒲松龄文化密码
  • 新时代筑梦未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小精英成长计划”引领青少年多元成长
  • 巢湖学院“智造农业,数联乡村”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巢湖周边社区开展一系列调研及数学趣味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造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同大镇问卷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造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返家乡社区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造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返家乡社区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造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队——葡萄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