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抗战烽火忆往昔,路桥筑梦兴乡村

发布时间:2024-07-19     阅读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描绘乡村蓝图,吹响振兴号角。2024 年 7 月 14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溯红源”乡村振兴实践团体在王浩镔老师的带领下,满怀崇敬与热忱,走进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展开了一次追寻红色记忆、探寻乡村振兴之路的深度实践,旨在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学习,为实现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一、忆往昔峥嵘,敬抗日英烈
        刚进入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便将同学们紧紧包围。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却充满故事的文物,以及逼真的场景还原,仿佛将那段血与火的抗日岁月重现眼前。在讲解员深情的叙述中,同学们了解到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的曲折历程。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带领山东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无数英勇的战士前赴后继,为了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同学们驻足在展示抗日英烈事迹的展板前,心情沉重而又充满敬意。那些年轻的面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英烈们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抗战篇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二、察乡村变迁,感发展脉搏
        随着参观的深入,同学们的目光转向了抗日时期的乡村发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在坚持抗战的同时,始终关注着乡村的建设与变革。为了保障军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民主政权积极推动土地改革,使农民拥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成为了重点工作之一。尽管面临着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等重重困难,但军民齐心,利用有限的资源修建了一些简易道路和桥梁,改善了乡村的交通状况,为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这些努力不仅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为后来的乡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激励着团队成员们贯彻沂蒙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道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三、融专业智慧,绘振兴蓝图
       参观结束中,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不仅是一门技术学科,更是关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事业。在交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深受鼓舞,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他们深知,实现交通强国的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不懈奋斗。作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在专业学习中刻苦钻研,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在志愿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学习和实践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交通强国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同学们心中的红色火种已经点燃,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交通学子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而拼搏奋斗。(山东建筑大学 张硕)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E韵非遗梦相承”社会实践队赴山东省手造展示中心开展非遗保护调研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造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返家乡“智
  • 汇智艺韵,情暖童心:衡师经管学院“稻花香”实践团赴柳林村义演
  • 安理学子三下乡:盛夏践使命 学子筑梦行
  • 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赴炎陵县一中开展暑期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