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已成为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团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践行志愿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发挥青年学生的先进作用,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守护者”团队将走进社区、市青协岗亭、梁丰生态园,通过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分类清理地面垃圾、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的主要准备工作为提前与梁丰生态园、市青协岗亭、仓基社区负责人对接商量相关事宜,以便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成员们查阅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处理方法等知识资料和政策法规,制作生动有趣、简洁易懂的 宣讲PPT ,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方法、常见垃圾的归属类别等,并进行模拟演练;实践成员们制作了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走访社区,对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展开调研;与岗亭和社区负责人商讨确定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并策划了垃圾分类大转盘、垃圾桶小卡片等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环节,并准备了丰富的奖品,以吸引居民的积极参与。
前期准备之后,实践小队队长于6月21日组织展开了第一次线下会议,会议讨论确定了本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团队分工和注意事项。
为了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的理念,“环保守护者”实践小队成员在6月30日前往了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仓基社区进行PPT宣讲活动。
小队成员们首先通过 PPT 讲解,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志愿者们耐心地讲解着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如何分类以及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里等问题,小朋友们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接下来,垃圾桶小卡片游戏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小朋友们拿到写有不同垃圾名称的小卡片后,认真思考并将其准确地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模型中。答对的小朋友们获得了小队成员们准备的精美奖品,有环保文具、小玩具等。这些奖品不仅是对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的鼓励,更是对他们努力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肯定。
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也学习到了一些垃圾分类新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和小朋友们讲解厨余垃圾的知识 曹佩婷供图
7月4日,小队成员们来到了张家港市梁丰生态园,开展拾取地面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的活动,并向居民们进行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以实际行动传递环保理念,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自然天地。
活动期间,实践小队成员来到前期商议好的地点,分配好各成员的任务后,小队成员们携带好所需的工具,在生态园内进行垃圾拾取工作。无论是隐藏在草丛中的烟头,还是散落在道路旁的纸屑,都被他们一一发现并拾起。他们专注而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用自己的双手让梁丰生态园逐渐恢复整洁与美丽。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积极向过往的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介绍如何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耐心解答居民们提出的问题。
本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通过小队成员和居民的努力,不仅梁丰生态园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在居民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这次活动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只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就能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进行垃圾拾取工作 曹佩婷供图
7月10日,“环保守护者”小队成员走进张家港市青协岗亭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分享与游戏互动。
活动当天,小队成员们早早地来到岗亭,开始布置活动现场。他们将垃圾分类大转盘、垃圾桶小卡片等道具摆放整齐,并将奖品摆放得琳琅满目。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居民们纷纷被活动所吸引,现场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居民们转动标有各种垃圾的名称的转盘,当指针停在某一垃圾名称上时,需要回答该垃圾属于哪一类,小队成员们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居民,帮助他们正确分类。小队成员们也准备了一些写有不同垃圾名称的小卡片,居民们需要将小卡片投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
对于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居民,小队成员为他们颁发了环保购物袋、垃圾分类垃圾桶等精美奖品。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小队成员们的热情服务和耐心指导也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图为团队成员在和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转盘游戏 曹佩婷供图
在本次活动中,“环保守护者”实践小队成员们通过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分类清理地面垃圾、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实地走访调研等活动形式,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环保之旅。
“垃圾分类新风尚,青年力量勇担当”。青年作为时代的主力军,当以实际行动带动社会进行环保行动,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环保的守护者,人人遵循垃圾分类,培育环保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