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响应团中央“保护母亲河”的号召,助力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和电气信息系“黄河调研队”社会实践团队以“同筑黄河生态屏障,共谋乡村经济发展”为主题,分别采取线上调研和实地前往山东省东营市两种方式,利用专业优势,针对黄河入海口地区水情水质、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生态改善护河安
8月,团队成员奔赴位于垦利区的黄河口生态区、利津县黄河大桥附近等黄河流段调查点,顺利完成了水样采集工作,从而更好地为黄河入海口的水污染问题献计献策奠定基础。随后,队员们来到利津县后灶村,就黄河近几年的水质水情状况、村民对黄河水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与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和访谈,了解到得益于近年来对流域的生态治理,村子摆脱了洪水泛滥和咸潮入侵威胁,家家户户由平房搬到了楼房,走上了致富之路。
产业振兴谱新篇
走近后灶村“上农下渔”,即上部稻田、下部鱼塘的台田模式和压碱造墒的种植技术,村干部自豪地介绍说,正因为它们的推广,作物亩产量大大提高。队员们认识到,唯有创新农业科学技术,因地制宜振兴特色产业,才能让农民端稳“致富碗”,吃上“产业饭”。
人地和谐促发展
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黄河入海口近年来的变化。此次宣传调查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从讲述与黄河水的故事到为保护黄河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无不体现出村民们对黄河的深厚感情。
“大河巨澜越古今,滔滔东流流不息。”在黄河润泽的齐鲁大地上,新时代大学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流域乡村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