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是新时代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为响应加快建设特色小镇、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南京审计大学“小镇印象”社会实践小分队选取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三个特色小镇——路罗康养小镇、兴台酒酿古镇、浆水文旅小镇为实践地点,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调研同时进行的方式,开展了以“聚焦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直观感受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7月15日,“小镇印象”社会实践团队首先前往路罗康养小镇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实地走访,成员们发现,路罗康养小镇以康养产业为主导产业,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打造了辐射范围广泛的集中康养度假区。小镇域内有 “太行奇峡”邢台大峡谷、红石古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村落,还有水源丰富、山川灵动的路罗川,步步皆景,村村成画。除此以外,新建设的红鼻子乐园也为小镇增添了几分乐趣。
通过采访村支书,实践团成员进一步认识了路罗康养特色小镇的建设作用。据村支书介绍,小镇以康养产业为抓手,打造以路罗游客集散中心为核心区域,带动河道两岸养老民宿、绿色采摘园、休闲垂钓园、绿色养生餐饮、养生农业观光园等集中度假区。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旅游人数的增多,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新创业,经营民宿和餐饮行业,带动了小镇服务业的飞速发展。
随后,实践团前往兴台酒酿小镇进行实地考察。景区内,成员们不仅观赏了财神阁、大戏楼、福禄寿三星报喜台等具有丰富民族文化的建筑物,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酒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魅力。
为进一步了解兴台古镇的发展建设情况,实践团成员采访了景区的部分入驻商家。受访商家表示,受疫情影响,旅游旺季的时期变短、旅游人数减少,营收水平与疫情前相比大幅降低,优势产业酒酿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打击,但整体的营收情况已经随着小镇的进一步建设和疫情的好转逐步上升回暖。针对此情况,实践团成员制作并发布了调查问卷,了解游客们对兴台古镇建设及其近年来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以找出特色小镇现阶段规划建设的潜在问题,对未来的发展和产业链扩展提出初步建议。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总结,实践团队得到初步结论:兴台古镇主导文化旅游产业和酒酿产业,但因地处偏僻、宣传不到位,客流量未能达到预期,且近年来因为疫情的影响更加减少。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落实、传统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古镇以新兴园林造景和传统历史民俗吸引游客,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增加了客流量。但因地理位置偏僻而引起的交通问题以及宣传效力问题,仍然是后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团实地调研的终点站来到了浆水苹果小镇。小镇内处处可见标志性的红房子和苹果树。
经过果园时,团队成员主动询问果农们的生活情况。果农们表示因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林果业得以大力发展,苹果的产量提高了,品质上升了,知名度也提升了,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成员们还了解到,浆水镇在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还结合景区旅游路线,引入红色游、农家乐、采摘园等特色旅游产业,进一步拓展了村民的增收空间,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通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实践团观察记录了三大小镇的建设成果,了解了当地居民对特色小镇建设前后的感受变化,充分体会了特色小镇为乡村振兴发挥的巨大作用。南京审计大学“小镇印象”社会实践小分队后续将结合线上调研结果,统计分析,研究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借鉴意义,探索特色小镇发展的更多前沿和可能性,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