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亦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我们应当追随党的步伐,传承党的经验,探寻党的事迹与精神,并进行宣传发扬。 于是,在2022年7月,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南京财经大学“百炼思政”工作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全国多底开展“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学思践悟”专题实践活动。 第一站——四川成都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 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但他其实还有一个心愿——“少年识农愿”,他希望能建立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能让现在的年轻人认识农业、热爱农业并投身农业。袁老的这个梦想在科学园得以实现。 团队成员科学园第一产业负责人汤涛的带领下探访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汤涛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杂交水稻的生产情况和最新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目前有超过4000个性品种在此试验,科学园每年接待许多访客团队和研学团队,为传播农业研究成果宣传和推动农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图1 百炼团队队长和负责人进行访谈(高懿 供图)
“百炼”团队在杂交水稻科学园进行了人物访谈和团课素材收集拍摄,认真参观了展厅,系统梳理了袁隆平院士生平事迹,挖掘不为大众所知的科学家故事,捡拾一点一滴的感动,感受“拯救饥饿”的伟大壮举!
图2 团队成员与负责人在科技园合影(高懿 供图)
第二站——王淦昌故居
王淦昌故居,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一。上世纪中国核武器研究遇到困境,王淦昌不顾再一次和诺奖失之交臂,毅然决然回到祖国,从此,王淦昌就不断在冰雪高原和戈壁沙滩上辛苦奔忙,花甲之年,蘑菇云终于在高原上升起。王淦昌,这位共和国的伟大科学家,深刻地向后人展示了爱国主义、科学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百炼”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王淦昌故居,进行了深度探访并拍摄了主题团课的视频素材。

图3 团队成员金晶探访王淦昌故居(金晶 供图)
团队成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王淦昌事迹陈列馆、科学家精神教育、科普回廊以及王淦昌先生各个时期的重要照片及实物、文物复制品等六大主题展。实物展厅中,王淦昌的研究手记、演讲笔记上扎实的记录和密密麻麻的公式在一张张泛黄的笔记本纸张上显得格外耀眼动人,原子弹的微缩模型代表了王老先生一生为祖国交上的答卷。人物事迹展厅中,有他成长、求学经历的图片;有他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书做学问时期的照片;有他奉调北京以及赴苏联时期的图片;有他以身许国,秘密研制核武器时期的图片;有他1978年以后的图片以及各类奖项证书、奖章照片;有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图片等,一间小小的展厅,将王老先生的一生生动地慢慢讲述给参观者,时间过去,王老先生的一生却仍能带给我们以内心的震颤!
图4 王淦昌故居展厅(金晶 供图)
风雨如磐的科学研究和建设祖国的岁月里培育和形成的科学家精神,充分体现了那一辈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以身报国的勇气和决心。面对一幅幅承载着辉煌历史记忆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科学家精神和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
结语
暑期实践调研结束,团队成员还将以公众号微信推文、微课短视频制作,线下宣讲等方式,对暑期探访收获进行二次实践,从当下中国的人文风貌和文化传承中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斗争史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西迁精神等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利用新兴的短视频、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作为媒介,向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各界宣传,推动红色育人,拂去过往的灰尘,让这些曾经震撼人心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中再一次沁入人心,闪闪发光!
图5 团队成员合照(高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