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奋进的征程中,革命文化与红色精神犹如璀璨星辰,不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更为革命老区的经济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在奋进征程中的革命文化与红色精神,探索革命老区的红色文旅在现当代的发展路径,2025年1月2日至5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枣庄红旅振乡兴,铁道游击传梦行”乡村振兴实践团的7名青年学子,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枣庄市的红色社会实践之旅。此行旨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英魂,同时探索红色文旅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以红色文化为引擎,助力地方经济蓬勃发展。
一、倾听民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1月2日清晨,实践团成员们抵达枣庄,随即深入社区,通过观察和调查,初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在一家位于纪念馆附近的早餐店内,成员们与老板娘进行了亲切交流。老板娘热情洋溢地分享了小店因红色旅游而兴旺的喜悦,以及一家三口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生活得红红火火、充满希望的现状。一碗热腾腾的枣庄特色“糁汤”,不仅温暖了实践团成员的心,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红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

图1 实践队员在采访当地居民 供图:柯陈宇
二、重走铁道,追寻红色记忆 1月3日,实践团成员走进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眼前重现的革命场景将成员们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铁轨旁,仿佛还能听见那疾驰的列车声中夹杂的抗日号角,激励着每一颗年轻而热忱的心。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不仅被纪念馆内丰富的展品所震撼,更被一位游客的深情讲述所打动。李先生说:“咱们现今的安稳日子、幸福生活,那是先辈们舍生忘死、拿命换来的,往后的路,得靠咱们自己拼搏奋进。”这番质朴而有力的话语,如重锤敲击实践团成员们的心弦,让实践团成员更深切领悟当下生活的弥足珍贵,也在心底燃起传承红色薪火、助力红色文旅的炽热决心。

图2 实践队员在采访参观者李先生 供图:柯陈宇
实践团采访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讲解员李女士,她透露,节假日里纪念馆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们,他们在这里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纪念馆讲解员李女士的分享,进一步揭示了红色文化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不仅铭记了历史,更成为了枣庄红色文旅的标志性景点,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的繁荣,为枣庄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3 实践队员在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前合影 供图:柯陈宇
三、走进战役遗址,凝聚红色力量 1月4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内弹痕墙壁、逼真场景和珍贵史料,述说着战争的残酷,让成员们深感胜利之艰。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工作多年的清洁工老爷爷用他独特的视角,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纪念馆对枣庄红色文旅发展的深远影响。他提到,纪念馆不仅是缅怀先烈的神圣场所,更是推动枣庄红色文旅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他还建议合理开发整合枣庄的红色资源,如抗战时期的地下交通站旧址、革命先烈故居等,打造丰富的红色旅游线路,将极大提升枣庄红色文旅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传承红色精神。
图4 实践队员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合影 供图:柯陈宇
四、播撒红色种子,共筑文化繁荣 枣庄红色研学之旅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带着满满收获回到各自的家乡社区,向社区居民分享了在枣庄红色研学之旅中所了解到的当地红色文旅发展现状,以及那些未被充分开发的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成员们用生动的革命故事和真挚的情感,传播了枣庄的红色文化,更为枣庄红色文旅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成员们还重返母校举办了讲座,讲述鲜活革命故事,介绍了枣庄红色文旅的发展前景,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红色文旅的推广中来,为红色文旅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宣传与讲座,实践团成功诠释了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红色文旅发展的使命担当。
图5 实践队员在母校举办讲座 供图:黄可睿
五、铭记历史,勇担时代使命 从铁道游击队的灵活游击战,到台儿庄战场上那场震惊中外的正面决战,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从灵活机动的战术智慧到大规模协同作战英勇无畏精神的升华。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份凝聚在每一寸土地上的红色力量。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青年学生的历练与成长,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地探寻和亲身体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理解了抗战精神的内核,领略了艰苦奋斗岁月的精神风貌。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化身红色文化的传播使者,为红色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坚定前行在传承之路上,让红色文旅的火种在广袤的大地上熊熊燃烧,照亮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