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探索技术前沿,加强创新融合——济南市高新区多维度产业考察实践报告(二)

发布时间:2025-02-24     阅读
(四)济南市高新区旅游业考察——以趵突泉、大明湖及周边为线索
1.实地考察概况
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2013年,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天下第一泉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自济南市加强泉水水源保护和治理以来,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也”之盛誉,更是为济南市的转型发展注入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力量。
走进趵突泉公园,一边是泉水幽深,一边是楼阁彩绘,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不难看出,近百年来泉水被保护得很好,清澈见底,清醇甘冽,到如今依然是理想的天然引用水。泉群中有形态各异交错的小泉小溪,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在泉北的纪念堂中可以看到李清照的人生足迹。虽是山水园林,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五三惨案纪念园,园中纪念碑与茂盛的流苏树相得益彰,肃穆景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漫步静谧的济南老街巷—曲水亭街,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河水清澈见底,河中泉水潺潺,看着眼前的静谧景象,可以认真体会老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最真实的写照。偌大的湖面,漫步湖边别有一番情调。考察了解到,1957年毛主席曾游玩大明湖。景区目前正在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建改造工程,其中以扩大绿地水面为主,同时恢复重建原有文化遗迹,增加新景观,扩大市场影响力。 
2.山东省济南市旅游业发展措施经验
(1)有力的保护措施
据当地讲解员介绍,从1979年起就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济南市严格审批保护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减少地下水开采、适时人工增雨等多种措施科学保泉。2016年以来,济南市修订了多部保护条例,提高泉水保护和利用效能。
(2)多彩的文化活动
考察了解到,在一些特殊节庆日子趵突泉园内会举办灯会、菊展、泉水文化节等丰富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考察当日我们在大明湖景区内更是亲睹建党百年花展。
(3)山东省济南市旅游业的未来期盼
近年来,济南市委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济南的旅游市场可以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前景。通过整体考察分析,在现阶段,济南市旅游业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阶段,其重要性关乎全省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尤其是既要全面开发旅游资源,由少到多,也要更加注重旅游品质,旅游品牌化高端化,着力提高济南市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济南市高新区旅游业考察——以齐鲁文化创意基地为主线
1.齐鲁文化创意基地,实地考察概况
齐鲁文化创意基地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整合打造园区产业生态链、投资、开发、运营特色智慧产业园为主,经营范围涉及股权投资、文化传媒等综合性的服务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优联系特色产业园&楼宇运营品牌”,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园区运营商。
山东齐鲁文化创意基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至今已运营管理7个产业园,其中和多地城投集团合资成立公司运营管理3个产业园和物业,目前管理总面积已达150万平米。
公司累计投入自筹资金 1.47 亿余元,获得“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优秀投资商”、“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商贸企业集聚区”、“区级青云众创”、“洪城众创3.0”等荣誉。
园区内部文化气息浓厚,古色古香;又有美术研究员、国家一级文物师坐镇,书画作品琳琅满目,藏品丰富;
2.助推文化企业集约式发展
2019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借势国家和省级文博会平台,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去,帮助企业展示实力,赢得订单。同时,为企业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2019年5月,济南高新区战宣局组织17家文化企业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参展第十五届中国文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年之最,集中展示了高新区文化产业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其中,清荷工艺品以“荷”为主题的各类陶瓷工艺品吸引大量参展商前来咨询,最终签署2亿元意向订单。下半年,高新区在2019省文博会搭建180平方米的展厅,展示重点文化企业13家,参展展品百余种,获得优秀展示奖和优秀组织奖。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先后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业项目库、国家广电试听项目库、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山东省优秀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企业家、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齐鲁文化英才工程等7类政策,其中有1家企业入选国家项目库、11个项目入选省项目库,入选比例高达73%。世纪开元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山冶设计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两家企业均为济南市在相关文化创意领域的唯一入选企业。
 
二、活动创新点
本次考察选取了济南市为考察点,并大范围地考察济南市高新区的各主要产业,结合考察案例构建创新体系和技术融合路径。
(一)"政产学研用"五螺旋模型
1.政府搭建"济南高新区科创大脑"平台,归集2.3万项科技成果
2.企业主导的"揭榜挂帅"机制:2024年发布37项卡脖子技术需求,研发总投入4.6亿元
3.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与浪潮共建3D芯片集成实验室,缩短研发周期40%
(二)技术融合三大路径
1.垂直整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聚47家核心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8%
2.横向拓展:生物医药企业跨界应用AI药物筛选平台,先导化合物发现周期缩短至14天
3.逆向创新:从市场需求反推技术研发,如数字孪生工厂定制化开发服务覆盖12个行业。
(三)实践启示与建议
1.构建技术融合生态
建议设立跨领域创新联合体,参考"北京深势科技AI+化工"模式,建立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三大交叉创新中心。
2.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推行"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授联合指导,借鉴大连理工大学"AI+生物工程"实践项目培养模式。
3.强化数字基础设施
加快部署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现与青岛海尔卡奥斯、重庆忽米网的平台级对接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凛冬“动”研探索营社会实践小队    来源:实地考察拍摄,采访询问,网上资料搜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 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则是中国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情感。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4
  • 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 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 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 生科学子返家乡,探索医药之奥秘
  • 生科学子返家乡,探索医药之奥秘
  • 2025年1月20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年级生物制药2班的王博炳同学在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时迎来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4
  • “唱衰声起,文科何为”?高校人文学科的式微困境与出路探寻——基于25省146校文科类大学生
  • 河海大学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源泉实践团队返校宣传
  • 雪落乡野,岁寒情暖
  • 雪落乡野,岁寒情暖
  • 寒假期间,“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举行了一场以“冬日家乡美”为主题的拍摄活动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