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为了探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仰望先辈风骨,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砥砺前行队”于8月14日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小队成员们足践梅园新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革命先辈的伟大。
图为周恩来铜像 洪一君摄
梅园新村纪念馆主要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建筑组成。实践团队进入一楼展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汉白玉雕,玉雕上雕刻了几位革命先烈,而他们身后的滚滚风云,也象征着革命的道路虽然风起云涌,但依旧会走向光明和胜利。玉雕四周陈列着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南京谈判的文献史料、照片及部分实物,二楼展厅则是当年中共支持和发展爱国民主运动的照片和史料。
整个展馆主要分为六个板块,分别是“为了和平,进行重庆谈判”“进驻梅园,开启南京续谈”“审时度势,力控严峻局势”“扩大统战,开辟第二条战线”“竭力奔走,各方斡旋调解”和“抵制‘国大’,中共赢得人心”。团队成员顺着标语指示的顺序依次进行了参观,千余件珍贵实物、历史档案资料以及旧时影像照片,向团队成员生动展示了这一段深刻的历史:南京谈判是国共重庆谈判的继续,在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这长达10个月的谈判中,两党在中原解放区的国共冲突问题、东北休战问题、黄河堵口问题以及对解放区救济物资的争取等问题上进行了协商。
参观过程中,成员们频频驻足,他们相互间交换着坚定的眼神,那份共鸣不仅仅是对前辈们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仰,更是对自己肩上责任的深刻认识。在参观的每一个转角,每一块碑文前,团队成员都展开了轻声却有力地讨论,关于梦想、关于奉献、关于如何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的发展洪流之中。这份体验,如同一股清泉,悄悄滋润着他们年轻而炽热的心田,让信念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绽放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学子,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内涵。
图为团队成员在汉白玉浮雕前合影 洪一君摄
从周恩来的铜像到一楼展厅正中间雕刻着中央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大型汉白玉浮雕,再到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革命历程和奋斗精神的文物和照片,团队成员们怀着敬畏心境参观完了这座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在南京建立的历史为主题的纪念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学习梅园新村纪念馆前言 洪一君摄
参观梅园新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先辈们那段为民族复兴道路而不懈努力的峥嵘岁月,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深刻而全面地认识。“此次参观梅园新村,让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厚重和党的建设的艰辛。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历程,也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人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佘德仪同学在回程途中兴奋地说。同时,洪一君同学也指出:“通过这次参观,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建筑的韵味与历史的厚重,更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梅园新村,这片被历史与现代共同滋养的土地,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前行。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悟与启迪,让心灵在古与今的交融中得到真正的升华。
图为游客及馆内文献史料 洪一君摄
通过此次梅园新村之旅,团队成员们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也更加坚定了对和平的珍视。青年一代应感先烈之功业,在当下的生活中努力奋斗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