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暑期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团·“普法零距离,法院暖人心” ——武汉大学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实践队赴成都市双流区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26     阅读
2022年1月1日《法律援助法》正式实施。为弘扬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法律援助实施程序、保障监督和法律责任,2024年8月5日至8月8日,武汉大学“普法零距离,法援暖人心”法律援助制度调研与志愿服务实践队与四川大学法治文化研习社携手,以国家法援体系为依托、以地方社情民意为导向,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观摩学习相关法律单位的工作机制,为地方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建言献策。
实践分队由来自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的13名实践队员组成,分为前期筹备组、实践组、新闻宣传组和后勤组四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各尽其职、协调合作。实践前,实践队长与指导老师和实践单位联络对接,前期筹备组成员完成资料收集整合、策划案撰写和宣传海报制作工作,由实践组成员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普法宣讲PPT等;实践期间,新闻宣传组成员拍摄活动视频、照片,为制作活动总结视频、撰写活动新闻稿做好准备;后勤组成员则负责实践全程的住宿与交通订购与相关报销资料整理、汇总实践日志与实践心得等资料。队员间配合默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本次实践活动最终圆满完成。

一、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
在成都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实践队员在干警的带领下进行有序参观,了解罪犯的改造生活与监狱的管理系统。除参观外,实践队员还跟随干警来到未管所的法治教育基地,就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并以苏全案为例,强调只要未成年犯真心悔改,及时纠错,同样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给予在押青年以积极鼓励与引导。事后,实践队员通过对未成年犯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及与在押青年、工作人员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成都未管所普法教育的形式与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希望日后能够为普法事业的开展贡献法科学子的微薄之力。



二、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2024年7月8日,实践队联合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了以“律法启明,让爱无碍”为主题的线上普法活动,深刻感受到法律不仅是一套规则体系,也是国家治理的智慧结晶,更是残障儿童们平等地融入社会的钥匙。在本次线下实践中,实践队员有幸在特教中心特聘教师高一老师的带领下,聚焦残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特殊法律诉求及服务困境,学习如何用手语进行普法,力求在保障普法宣传质量与专业程度的同时,提高普法宣传的温度与高度。


三、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
实践队员赴往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深入实践,开展了包括庭审观摩、“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参观、“法治茶话会”等多种多样的调研活动。双流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林力及多位庭长、法官出席了“法治茶话会”,与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法科学子聚焦“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主题,就救助资金来源、救助标准、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实践队成员们积极提问,大胆交流,深刻认识到目前实务现状,深入思考如何运用法治力量援助弱势群体,收获颇丰。


四、成都市双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实践队员来到成都市双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中心工作人员以座谈的形式了解现状、交流问题,了解到成都市双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申请法律援助指派律师方面事务,接收的案件多数为劳动争议案件,刑事辩护案件自2021年至2023年呈逐年上升态势。法律援助的工作主体包括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前者日渐成为业务主力军。当谈及法律援助的社会参与,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案件水平和处理质量、志愿服务的性质,一般不会轻易任用志愿者,且愿意志愿参与、自甘风险的人员较少,但这是一大发展思路,未来会考虑与各大高校法律援助中心合作,让高校学生参与到法律援助过程中。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双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也将持续努力,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

五、成都市双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实践队员前往成都双流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深入了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相关工作。实践队员通过旁听庭审、参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学习劳动监察与仲裁实务操作,了解多元化解联调机制。通过与当地干部深入交流,就法律援助多元化参与主体的角色与作用、如何提高服务效率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让实践队员们更真实、全面地了解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基层发展状况,切身感受到劳动争议法律援助中的痛点难点,学习精准普法和帮扶经验,明晰解决群众急难求盼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实践队开展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的能力。

此外,为深度调研探究全方位、一体化的公检法司运行体制与法律援助工作实施过程,实践队还走访了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检察院,了解“法治副校长”、“法治进校园”等校园普法教育举措,参观检察机关廉政教育基地,观览感悟双流区法律文化建设历史成就;学习了解双流区城运中心与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职能,熟悉法律援助工作的行政保障制度,并就行政复议法、养犬条例等热点问题踊跃发表意见;积极参与双流区民政局社会关爱援助中心组织开展的纠纷调解座谈会,秉持入民心、解民忧的法援初心,为和谐社会关系建设添砖加瓦。





实践感想
郭芷玥:针对成都双流区的调研,我们深入双流区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中心、人社局及慈善会、特殊教育学校等十个单位实践,在法治的前沿阵地进行调查与学习,在理论与实务的鸿沟间架起桥梁。双流区法治建设完善,部门协作顺畅便民,有诸多值得学习之处,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针对特殊群体的普法活动和法律援助,我深感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并渴望通过手语普法等创造性方式为他们织造一张特别的法律扶助网。
文雅婷:本次成都之行,通过深入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中心等一线单位,我深刻感受到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坚盾,更是温情与公正的桥梁。在这里,法律人以其专业的素养和无私的奉献,为弱势群体点亮希望之灯。此次访谈调研,不仅让我对法律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激发了我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愿以所学为基石,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通过为期三日的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对法律援助工作全链式程序、普法宣传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了解,深切体悟了法援工作的科学机制与人文关怀,普法宣传的社会责任与重要意义。这两项工作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机制。本次实践活动响应我国社会公众呼吁,聚焦成都市双流区相关工作与具体社会问题,开拓学法眼界,提振行法力量,实践队员用双脚丈量法律权威与社会关怀的可及距离,积极弘扬了新时代法律人的实干精神与法治信念。
“普法零距离,法援暖人心”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武汉大学“普法零距离,法援暖人心”法律援助制度调研与志愿服务实践队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以垃圾分类一小步,跨文明实践一大步
  • 以垃圾分类一小步,跨文明实践一大步
  • 近日,为进一步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明实践公益团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为新时代文明青春建设贡
  • 社会实践报告 08-25
  • 寻探民勤魂,续筑秦之兴盛;细嗅红果香,助绘乡村画卷——“民勤筑秦兴,果香绘乡卷”实践队
  • 重走烈士陵园,感受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