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古老而神秘的村落:苏拉宫——电气工程学院“伊宁记忆-民族团结传承行”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7-31     阅读
为了深化对新疆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认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疆心比心团结队”于7月20日抵达了新疆伊犁的苏拉宫村。
图 1 实践队到达苏拉宫文化宫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多民族和谐共生,满族作为新疆世居的13个民族之一,其文化在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苏拉宫村,作为唯一一个以满语命名的古老村庄,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伊犁将军实施满洲旗屯时期,是惠远老满营精心挑选的屯垦之地,历经200余年风雨,见证了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满族文化宫始建于1997年,是由政府牵头、满族同胞募捐和文化工作者筹办的一项凸显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的地标性建筑。探访途中,有幸遇到满族老人张继伟先生,他满怀热情地引领实践队员穿梭于文化宫之间,以激昂之声,细数从清朝皇室的辉煌到苏拉宫满族先民的迁徙历程,以及他们对伊犁大地的卓越贡献。张老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洋溢着对满族文化深深的自豪感和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他寄望于实践队员,能将这份古老村落的文化瑰宝,传递给更广阔的世界,让更多人共鉴其美,共承其韵。
    
图 2实践队员参观文化宫
在文化宫内,实践队员见证了满族文字、服饰、历史等多方面的展示,深刻感受到了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实践队员也了解到,每年农历十月十三的“颁金节”,不仅是满族人的重要节日,也成为了苏拉宫村各民族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时刻。
步入苏拉宫,实践队员深入探访了一户满族家庭,直观感受到满族文化在时代变迁下的现状与挑战。富荣贵老先生告诉实践队员,尽管村庄规模已壮大至千户,但年轻一代多流向城市,老一辈人则成了坚守者。满语几近失传,习俗淡化,成为他们心中隐痛。然而,这些老人依然怀揣对满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豪,用“如克”(去)、“展布”(抹布)、“马猴子”(妖怪)等苏拉宫方言中的满语词汇,向实践队员生动讲述着过往的记忆。
        
图 3与少数民族居民亲切交谈
此外,实践队员还随机采访了村里的维吾尔族居民阿布都外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政策的感激与对苏拉宫变化的欣喜。他说,曾经偏僻贫困的苏拉宫,如今在国家的关怀下,道路宽敞了,房屋崭新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他还热情地邀请实践队员到家中参观,庭院中的葡萄架、民族特色建筑以及美味的吊死干(伊犁特色天然美食,树上干杏),都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与好客。
图 4 实践队员与少数民族少年合影                                                    图 5实践队员品尝美食

通过此次探访,实践队员不仅加深了对新疆满族文化的了解,更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员将会继续传承和弘扬满族文化,同时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共同书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青春三下乡 | 法学院学子响应国家政策,助力数字孪生长江法治建设
  • 乡约青春 振兴鲁遗 | 刑事司法学院与临邑县司法局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 暑期社会实践|“职海引航,筑梦未来”——南京师范大学“职引未来”专项就业实践团赴江苏今
  • 青岛城市学院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驻社区,智慧启蒙育幼苗
  • 南财学子三下乡:细雨中慢觅田间地头,探寻农户土地入市意愿
  • 学史明理增智慧,崇德向善谱新篇
  • 学史明理增智慧,崇德向善谱新篇
  • 在7月25日至8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推普润民心,党史铭心行”社会实践队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观学习活动,深入小颜庙钱
  • 社会实践报告 08-02
  • “非遗”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 “非遗”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 社会实践报告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