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9日,东南大学能环学院“东情暖辽,爱洒乡旅”社会实践团走进大山深处也是脱贫示范村——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华山村、义县瓦子峪镇碾盘沟村。通过调研走访总结经验与不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东大力量。
镜头一:实地走访闾山脚下的古韵村庄——碾盘沟村
8月8日,我们来到了碾盘沟村,通过与村民的交谈中得知该地被称为“水果之乡”,依靠自身依靠大山的优势,大量种植果树,实现了增加收入。
图1实践团与村民(中)与果园合影
其次,之所以为“旅游扶贫示范村”,我们从村民口中了解是因为其附近的大石湖自然风景区,与其互补,碾盘沟村成功评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图2大石湖景区瀑布
镜头二:实地走访闾山脚下的古韵村庄——华山村
8月9日,实践团跨过几十公里来到了另一个村庄——华山村。初到此地,感受到了人烟稀少,一户户空房子映入眼帘。经过与退休后居住在此地的锦州市人大秘书长交谈后,我们了解到此地的年轻人流失过多,导致劳动力不足,此处同样的也是种植了果树,但由于劳动力不足,果树生产的果子可能就没有人采摘,烂掉,然后就白白的浪费了。
图3华山下与本地村民(黑色衣服)和退休秘书长(红色衣服)合影
此地也为“旅游扶贫示范村”,其旅游特色为传统古村落,与村民交谈后,几年前还会有整客车的旅游团来参观,最近尤其是疫情后游客明显减少,这也与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导致来一次之后不想来的困境。
两镜对比:总结经验与不足
经验:两个村落从贫苦村蜕变成为“旅游扶贫示范村”,均离不开依靠自身优势,大力种植果树,来实现增收,其次,其结合附近的资源,开发旅游业,成为“旅游扶贫示范村”。
不足:两个村落都表现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全,缺少配套设施,导致虽然存在旅游业但都不是很火爆。不是很火爆就导致不需要很多的工作岗位,导致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而不是留在村子里,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然传统古村落好,但略显单一,要想解决这困境,应开发更多资源,建设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客,游客多了可以建立自主采摘园来将果子卖出去,创造更多岗位,留住年轻人,实现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