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学子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走进乡村干实事,同筑百年小康梦 报告题目:走进乡村干实事,同筑百年小康梦 学校:西北民族大学 团队:预科教育学院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小分队 时间:2023年6月

作者:李筱懿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民大学子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走进乡村干实事,同筑百年小康梦

告题目:走进乡村干实事,同筑百年小康梦
学校:西北民族大学
团队:预科教育学院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小分队
时间:2023年6月11日至6月14日
主题: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景婕
作者:李筱懿
摘要】:十九大公报指出,当前的问题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全面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而且这种问题在农村领域尤其突出。6月11日,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学研究所组织了预科班教师学院,并到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教育振兴小分队到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了历时四天的2023暑期教育“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刻感受农村的各种变化;挖掘学习当地典型人物事迹;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走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旅游发展
  • 实践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地区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素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挑战。同时,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应运而生。通过走进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了解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故此,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组织此次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活动。
  • 实践目的和意义
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的最有效载体,而社区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阵营,已成为大学生实践社会活动的良好窗口。
2.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助缓解中国农村农民在生产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帮助农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智慧。
3.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鉴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着力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4.传达志愿心声,传递志愿精神。
5.激发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实践内容
重温“三下乡”的活动这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同学们感触很多。因为那里给予的不仅仅是感受,更是成长与收获。为了使我们“三下乡”这个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精彩,本次活动进行了充足的筹备,包含了如下内容:
1.开展基层调研,了解乡村民情6月11日,调研小分队跟随负责人和带队老师的脚步进入农村,对村里的农家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探索乡村农家乐对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负责人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农家乐作为近几年乡村旅游的新模式,连接了城市和乡村,对接了需求和供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更是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此外,村民还十分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环境建设。
2.参观旅游基地,了解经济发展6月12日,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调研小分队分别参观了临夏“两大观园”——东宫馆和八坊十三巷。一座尽展临夏人文、建筑、艺术风貌的中华古典建筑艺术殿堂,砖雕装潢作品中包含、凝结了河州地区石刻艺术之精华,堪称我国古代砖雕装饰作品的“大观园”。八坊十三巷是河州民族色彩的古老街巷,在其中融合了大量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融合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展示着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3.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6月14日,调研小分队循着习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了布楞沟村史馆,观看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专题纪录片,瞻仰了感恩壁,了解了东西两屋照片的来历。通过负责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布楞沟红色教育基地,既是布楞沟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下翻天覆地变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激励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宽阔的折红二级公路将布楞沟与外界紧密联系起来,更多的人开始走进布楞沟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 实践总结和建议
此次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暑期生活,更是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扩大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的参与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此次下乡,收获颇丰:
  1. 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与社会支持是“三下乡”顺利进行的基础。“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策划阶段,院领导对此次实践活动做了精心部署,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为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2. 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乡亲们的支持与配合。无论是宣传活动,或是深入农村的调研,抑或是我们的吃住行,当地群众都热心的帮助我们,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3. 队员们的奉献之心是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调研小分队用科学文化服务社会的奉献之心与投入实践活动的热情,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
  4. 收获感悟。此次下乡,同学们都能深入基层,切身感受基层生活,切实了解到我国乡村振兴情况,对人对事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思想也随之产生变化。
  5. 收获经验。此次下乡,让同学们意识到,面对调研期间的诸多突发状况,只有直面困难,沉着冷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积累经验,以便日后学习生活中能用到。
总的来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磨练了青年大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大家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真正做到“双赢”。
建议: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临夏回族自治州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虽然临夏州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良好成绩,但横向比较,问题短板还是比较突出的:自然条件严酷导致的经济发展缺乏支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导致的稳定增收难度较大;疫情过后导致的持续增收渠道受限等等,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临夏州乡村振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做大做强做精农村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乡村要振兴,生态保障是关键。要构建山川秀美的绿色宜居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生态保障。
3.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要繁荣发展弘扬良好农村文明,为全力推动农村繁荣重塑形象铸魂。
4.农村的振兴,管理有效的关键。要健全完善村庄整治制度,为全面推动新农村振兴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乡村要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质量。
 
  • 实践体会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四天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般划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同学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短短几天,同学们的体会都很深刻。通过实践,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通过下乡,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提高了认识,还学到了在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尽管学校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但是社区才是真正培养人们的最好地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每一位学子迈出校门,走向社会,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积极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他们增进认识,修身养性,建立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在校大学生逐步转变传统观念,吸收新颖的社会科学思想与方法。所以,实践性活动非常重要。
而且,几天的项目经历也使同学们更充分地意识到了“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实践中的重要含义。团队的能力是巨大的,许多东西需要的是每个人团结一致,同心共济才可以做到的。虽然大家在这过程中也会有分歧,不过正因为每个人对于每件事情的理解都并非是绝对一致的,所以大家对待处理事物时就难免也会有不同的意见。不过随着大家相互之间的更加了解,分歧也会慢慢减少,事情开展的也就会越来越顺利。而唯有当大家的观点都统一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情才能越来越顺畅出色的开展。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8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
  • 红色文化润心田
  • 红色文化润心田
  • 红色基因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心灵原色,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为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
  • 社会实践报告 08-1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践队进淄赶烤
  •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琉淄之星”实践队赴山
  • 社会实践报告 08-18
  • 走进滁州市文化馆,感受非遗文化
  • 走进滁州市文化馆,感受非遗文化
  •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进一步的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滁州学院赴滁州市文化馆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