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伟大转折精神,筑牢民族团结意识

作者:“‘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传承伟大转折精神,筑牢民族团结意识

  ——南昌大学团委参观学习遵义会址

  “传承红色精神、感悟民族力量”,南昌大学“‘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于7月15日到遵义会址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会址简介。“‘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张瑞琪摄)

  红色旧址承转折精神,实践队员继前辈意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随着先辈的足迹,实践队员们排列有序地进入了;大家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瞻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遗留物品,想象着当年的境况。遵义会议会址内的陈列馆、会议室、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历史照片是后人对革命先烈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的认识,是不忘来时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的觉悟意识;是为了解这段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历史的继承;是发扬遵义会议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更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遵义会址,“‘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张瑞琪摄)

  在遵义会址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领导人当年在这的运筹帷幄、了解到那段峥嵘岁月中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成了这次会议的主要特征,也成了党和人民时刻牢记的生死攸关转折点。

  而这生死攸关转折点之所以成功,离不开民族团结、军民一心。团结当地少数民族并带领红军突出重围、顺利会师,了解当年民族团结的史况,感悟民族团结携手共进。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讨论。“‘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陈喆摄)

  史料佳话载民族团结,实践队员在参观遵义会址纪念馆时了解到“彝海结盟”的故事:红一方面军先遣队进入彝族地区 “彝海”时被彝民拦阻,红军先遣队反复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红军的宗旨,并派代表同彝族首领谈判。经过积极争取,刘伯承按照彝族的习俗,同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盟誓,结拜为兄弟。“彝海结盟”加深了汉彝两民族间的兄弟情义,体现出红军在长征期间在团结少数民族同胞方面的重视,并同少数民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

  红军途径过苗、侗、瑶、彝等少数民族地区,无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利益,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广泛支持。留下的“红军豆”、“红军坟”、“红军马”等佳话。

  现今这种团结意识依旧未曾减弱变得更加深厚。为把厚植民族团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工作。深入每个人心中,无数位党委村干部们,无数支实践队们,无数各民族们,都在为之努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从万桥飞架到脱贫攻坚,都蕴含着遵义会议精神的强大精神动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记录,“‘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曾炜琳摄)

  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血脉,实现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虽然已经被永久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遵义会议精神超越了时空与空间的限制。它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依旧影响着现今的人民。

  (图为实践队员在遵义会址的合照。“‘黔’行苗乡侗寨,厚植民族情怀”社会实践队夏侯美玲摄)

  此次遵义会址之行,队员们受益匪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立足当下传承发扬遵义会议精神,把握好人生转折点,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通讯员:曾炜琳、陈喆)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0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宣传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
  • 以美育人,“暑”你快乐-- 美术学院“向阳花”暑
  • 【暑期社会实践】轨道交通学院:开展“千年运河蕴
  • “红色水井,绿色助力”
  •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等举办的“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3 年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的号召
  • 社会实践报告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