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有关情况,7月5日至12日情系三农振兴乡村实践团选取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镇山东省临沂市温水镇,进行实践调研。并以乡村振兴示范村永西村为例进行参观、数据收集、采访与问卷调查、义演与义卖系列活动,温水镇团委书记刘美协助联络,第一书记孙德忠进行招待。
永西村是临沂市第一批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内建有永西民俗馆、温水镇乡村振兴实践馆、古槐文化馆、烙画葫芦馆作为温水镇乡村振兴工作成果汇总展示。村建设紧抓槐文化精神,将其作为主脉络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建设。
在第一书记孙德忠带领下实践团进行系列展馆参观,学习温水镇的总体布局,村庄一村一规划以及特色果蔬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辐射作用;了解烙画葫芦、编席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庄东山书院、太平注经台等历史文化动力;了解槐文化渊源与槐文化精神。针对以上参观内容,实践团为后续调研工作打下基础。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本地资源丰富宣传较为匮乏,并未与互联网资源与多媒体经济联接融合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实践团为永西村拍摄短视频宣传片,紧跟网络热点,带入年轻人思维,作品播放量达2.2万。为永西村宣传方式创新提供新思路。
团队利用走访调研与采访的方式针对温水镇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大量数据收集。以永西村作为乡村振兴政策扶植典型村案例,该村实际落户1600余人,实际居住村中约500户,其中党员38人,两委干部6人。该村自2010年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打造“传承、进取、担当”的新永西。在党支部带领下,该村先后开展“强弱互补、组织联建”主题党日+品牌创建、党员分类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先后拆除废旧宅基187位、868间,全村建设4纵5横9条主街、67条小巷,总面积达到73500㎡;积极协调上级资金,扩建村南“四好公路”1500余米,安装新路灯180余盏;全村清理“五堆”1170多处,补植栽植绿化苗木50000余棵,修砌排水沟9000余米,粉刷彩绘墙面1万余平,在村东高标准打造沿河景观带1处。 镇发展壮大鲟鱼、金蝉、泥鳅等七大养殖基地,猕猴桃、富硒草莓、蓝莓等十大特色种植基地,实现年产收益过亿元,带动3000余农户受益;近年来。该村大力弘扬“忠诚、奉献、担当”的槐魂文化,创建槐魂文化党支部,党员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针对以上数据,团队发掘温水镇乡村振兴成功普适性经验,将其总结为紧抓独特文化内涵、发扬本地特色产业与强调产业引进以及其辐射作用,并通过后续乡村振兴优秀范例对比证明其可行性。
实践团通过村民协助展开采访活动。采访基数约为了解乡村振兴工作村民满意度、社会保障制度、村内卫生建设、基建资金来源与人口流向。得出乡村振兴工作在村民中满意度可达97%;医保、老年人补贴政策等社会保障制度已较为完善;村内卫生建设方面,公共区域维护聘用村内村民进行打扫,且设有垃圾分类体系;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资助,村内年轻生产力流向仍为向外大于向内。针对以上采访内容实践团发现当地虽已有垃圾分类垃圾桶设置,但村民并不了解其内容,无法实行。为此实践团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片与当地村委协商在村内公共影屏上放映,帮助村民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与村委共同探讨人口流向问题,建议从教育资源、企业辐射拉动就业两方面着手吸引年轻村民留在村内。
平邑县夏季炎热潮湿,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为提高村民对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的关注度,实践团在永西村文化广场开展义演活动。利用吉他弹唱、街舞、广场舞以及实践团院校实验室研制并资助的赤藓糖醇酸梅汤为手段吸引村民参与后,利用实践团主打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知识开展食品安全与卫生宣讲活动。以贴近生活为前提,向村民科普食品搭配与烹制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相关内容,反响热烈。
针对永西村教育资源较为落后的问题,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校内实验室资源,研制赤藓糖醇酸梅汤前往平邑县城进行为期三天的义卖活动,取得总销售量110盒,并将全部收益捐于永西村儿童购置书本。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以永西村为例了解、总结了温水镇乡村振兴工作普适性成果经验,并分析其不足,针对性的提出实验性解决方案、开展帮助活动。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定益处,并为实践团调研内容的深入提供土壤。
作者:刘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