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民族行”实践队——走进满族刺绣文化,观传统手艺薪火相传
作者:吴冰、孙熙谌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榴籽民族行实践队
为深入探索了解满族刺绣文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榴籽民族行”实践队来到了满族自治区引以为傲的传统手艺藏匿之地:满族刺绣博物馆。满族文化丰韵,满族刺绣始终是其中最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无论是在满族文化中,乃至各民族文化中,满族刺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随时代潮流在各大清宫电视剧中广泛精彩呈现。本次实践中,实践队有幸邀请到沈阳满绣第四代传承人杨晓桐女士,带领大家了解满族刺绣中的工笔与实韵。杨女士非常热心的为实践队员介绍满族刺绣古老的起源:“欲解其意,必通其史。关于满族刺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金代。金在与宋、辽等国的战争中,掠夺了大批“擅缝纫,会织绣”的男女匠人,并专门设立了“纹绣署”等机构,负责织造御用和嫔妃服饰等。此间,女真人的刺绣由服饰边缘发展到通体花绣,金朝贵族的四季服装,无论胸肩领袖无不以刺绣作为装饰,以体现皇家宫廷的富贵豪华。”通过采访谈话,实践队员也了解到满绣不仅是份精妙的手艺,更是那个时代阶级与地位的华丽象征。满族刺绣分为宫廷刺绣和民间刺绣,宫廷刺绣用于绣制帝王龙锦、皇后凤袍和宫廷文武官袍,象征着皇权与地位、身份和等级。满族刺绣绣风大气粗犷,柔中带刚,粗中有细,用气势恢宏的龙纹图案装饰龙袍,足以彰显皇家富贵尊荣、荣耀腾达的气派。满族传统服饰可以说是集满族刺绣精华的大成体,而其中旗袍最为家喻户晓。“上下连身、平直端庄、侧摆开衩、以扣代系”从清朝平直硬朗穿着繁复的八旗旗装到曲线柔美修长合身的海派旗袍,满族在坚守自身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吸收汉族乃至世界的文化,顺应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每一件手工缝制的旗袍都凝聚着古老文化传统的氤氲,那些精致的盘扣、贴边和刺绣,处处彰显了历史沉淀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山东大学春晖社界伴湘行支教队在张家界的支教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同舟同楫 共渡共济
- 山东大学春晖社界伴湘行支教队在张家界的支教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夏日寻芳,时短韵长
- 山东大学春晖社界伴湘行支教队在张家界的支教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 山东大学春晖社界伴湘行支教队在张家界的支教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寻能源生态律动,谋产业转型之道
-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长、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河流经济带之一,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挑战与产业转型压力。常州市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深入革命圣地,领悟红色基因
- 7月19日,烟台大学星星之火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和宝塔山景区参观学习。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