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15:00,由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垃你入伙”垃圾分类志愿实践团组织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在徐州市金山社区火热开展。
活动以“低碳环保我先行·绿色彭城我助力”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环保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号召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通过理念突破、行动突破、执行突破深度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活动开始前,“垃你入伙”实践团成员多次与金山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协商,双方多次修改活动内容及流程,共同制定了完善的活动方案,并提前布置好了“变废为宝”垃圾手工艺品展示区,为19日的宣讲活动做好了全面准备。
据悉,此次活动以“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拉开序幕。现场志愿者就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向大家进行了讲解,生动形象地给居民介绍了“垃圾围城”的危害,向大家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教给居民们详细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进一步引导居民在生活中秉持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坚持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用实际行动做绿色生活的先行者。讲解结束后,不少居民也针对灯泡、玻璃、陶瓷、动物骨头、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易错点”进行了提问,志愿者们也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收到了良好的宣传和科普效果。
图为志愿实践团成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 宣讲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来到“变废为宝”展示区。“变废为宝”展示区展示的是实践团成员手工制作的垃圾手工艺品,包括瓶盖小风车、易拉罐小火车、雪糕棍飞椅等。这些手工艺品的原材料取自于不起眼的生活垃圾,但通过成员们的巧妙构思和巧手制作,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精巧有趣的工艺品。瓶盖小风车的制作者潘雨婷告诉我们:“我希望通过这些垃圾手工艺品的制作,向大家展示‘垃圾是特殊的资源’的理念,号召大家一起参与到让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来。”在展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完各类展品后,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便被分为了三组跟随实践团成员参与制作不同的垃圾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成员们积极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让每一位孩子都感受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快乐。互动与体验的方式,既活跃了现场气氛,又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更多垃圾分类的知识,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不少孩子的家长表示希望多组织这样趣味活动,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垃圾分类意识。
图为志愿实践团成员展示垃圾手工艺品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志愿者也来到了社区街道,与前来参与活动的其他居民一起清理社区街道垃圾,指导居民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在大家近一个小时的努力下,社区街道焕然一新。实地的教学也让居民们对怎样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清理结束后居民刘先生表示:“真的很感谢你们这些娃,既教我们垃圾分类的知识,又帮我们清扫垃圾,这个活动举办的太有意义了”。
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在社区各处的海报宣传栏张贴了垃圾分类海报并在公共区域设置垃圾分类指示牌,旨在使居民们能够更直观的明白不同生活垃圾的分类,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至此,“垃你入伙”垃圾分类志愿实践团“低碳环保我先行,绿色彭城我助力”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图为志愿实践团成员张贴宣传海报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回顾本次实践,志愿者韩丽婷感慨到“‘垃圾分类一小步,绿色生活一大步’不应只成为一句口号,希望我们能通过暑期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市民们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动员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倡导市民在生活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乐享低碳生活的理念,让垃圾分类成为彭城新时尚。”
志愿者吴雨涵也表示“今天的活动真的很累,但是看到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垃圾小手工后,真的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为垃圾分类的普及和推广做出我们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图为“垃你入伙”垃圾分类志愿实践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