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感受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的伟大成果以及劳动人民在乡村治理上的智慧实践,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红柚星火行”暑期实践团队前往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白鼠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藕”心连线,“荷”力筑梦》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合影
白鼠村是江苏省标志性特色田园乡村和文明村,扬州市美丽宜居乡村和生态村。团队成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探析白鼠村如何围绕“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集体强、村民富、乡风好”的目标,在开展田园乡村建设、培育培强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充分发挥当地特色“邮”文化,鼠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石榴籽精神。

团队成员观察村口白鼠雕塑
以“鼠”为名,寻觅点滴乡愁2023年7月13日下午,白鼠村村书记带领团队参观村落建设以及田园风光,徐书记在参观过程中为团队成员讲解白鼠村的村名由来:“我们村的村名是相当久远的,传说是被朱元璋赐名,曾留下一段“白鼠救皇帝”的历史典故。”除了这一历史故事,徐书记也提到了白鼠村的地理形态,“我们村子在地图上看是一只老鼠的形状,村子里遗留有两口井,这就是白鼠村的左眼和右眼。之后呢,我们准备继续把这两口井利用起来,不要荒废。”

左眼
右眼

书记为团队成员讲解白鼠村的“左眼”
融“鼠”于邮,打造文化名片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鼠文化的推广,白鼠村积极利用当地优势发展邮文化。“我们每个鼠年都会全国发行邮票,这个也是我们村的特色。”白鼠村分别于1996年,2008年,2020年发行以鼠为图画的邮票,邮票集村民大家的智慧,“邮”文化是白鼠村独特的标志和走向全国的文化名片。据了解,白鼠村计划于今年完成对旧有邮政代办所旧址的翻新,将特有的邮文化与鼠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邮票示例

团队成员于邮政代办所(旧)合影
与党偕行,发扬红色精神白鼠村不仅文化多样化发展,其红色历史底蕴也十分深厚。团队成员走进新四军五十二团旧址,深切感悟先烈们为了革命而经历的艰难困苦。在民国期间,新四军的一师二十八旅五十二团进驻白鼠四个多月,留下“军民一家亲”的动人故事。其间,游击队,民兵队,武工队等地方武装团结民众,在白鼠村坚持革命斗争,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资源。在今天,白鼠村为纪念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在村巷的墙上进行了墙绘。村团委于书记还透露到村部将在之后对墙绘进行完善以进一步宣扬红色精神。

书记为团队成员讲解墙绘计划
“石榴”为喻,筑牢团结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白鼠村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于2023年建立了石榴籽警务室。于书记介绍道:“白鼠村有九十多位少数民族人,有十四五个少数民族。这也是我们村比较独特的地方,除此以外,为什么叫石榴籽,是象征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包裹在一起,就是一种团结精神。”“石榴”和“石榴籽”的关系,正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比喻。石榴籽警务室的建立旨在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服务中持续提升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巩固民族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白鼠村石榴籽警务室

书记为团队成员介绍石榴籽警务室的组成白鼠村对于先辈留下的财富倍感珍惜。村干部带领村民积极延续邮文化传统,发扬红色精神文明,铸造石榴籽团结精神。团队成员纷纷赞叹白鼠村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文化特色,敬佩村干部在引领村庄走向繁荣,文明得以发展的努力和决心。白鼠村在乡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致力于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强和美乡村建设。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将专业所学与国家战略、民众需求、乡村发展紧密结合,在社会服务中展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宏扬了“三下乡”活动的优良传统,展示了南邮学子的道德风范,并在一定程度上借此活动向社会展现了南邮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