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手艺,浸享扎染风韵

作者:张思颖 来源:张思颖
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大学“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找到了济南百工坊扎染手艺的传承人李洁,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学习和了解扎染文化。
首先,我们来到济南百工坊,向李洁老师介绍了来意,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扎染是少数民族流传在民间的手艺,不同民族有自身的扎染特色。扎染的主要染料来自于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这些染料和白色的布匹构成蓝白二色的主色调。扎染的主要步骤是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李洁老师展台上各式各样花纹扎染作品,既稚拙古朴,但又新颖别致,颇具典雅风味。
接着,李老师带领我们亲自动手尝试扎染手艺。第一步是绘制图案。我们在布料上用绘稿液描绘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简单的图案。第二步是捆扎布料。捆扎需要用到比较针线,出于安全性考虑,李老师帮助我们用针捆扎好了各自的布匹。第三步是退浆,也就是将布匹浸泡在特制的浆液中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烘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染色更加均匀。第四步来到关键性一步——染色。将通过浆的布料放入染色锅中浸染或煮染一段时间。第五步,将布料从染色锅中取出,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与现代服装相比,扎染的花纹图案更加具有原创性,制作过程也十分原始古朴。扎染的花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工匠做事,求真唯美。因为老手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扎染这一技艺得以传承、传播。即使和现代技术相比,这样繁琐的工序的效率和收益远远不及,也终有一群人自发的维护这传承的纽带,让这一传统民俗留下被世人认知、认可和欣赏的机会。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在前辈们的基础上薪火相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必须把握我们的文化之源,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9-0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郑大学子三下乡:忆往昔·立当下·迎未来——党史
  • 南梁精神代代相传
  •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地处陕甘交界,1934年11月,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大学社会实践 08-31
  • 践行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