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记王圈音乐会第七代乐师李西华、王宝文“音乐会每年都会办一次拢会招收学员,我就在93年左右的那次拢会上,成了第七代传承人。”这便是王宝文先生与王圈音乐会的初遇,也是他学艺生涯的开端。彼时,李西华先生已入会学艺,是他把王师傅拉入会中,两人共同向老师傅学艺,一个吹笙,一个吹管,陪王圈音乐会走到了今日。
(图为王宝文先生吹奏笙)
筚路蓝缕,初心不改当古老的乐器奏响,大气磅礴的声音一唱一和,就能把人们带到从前的记忆里。“过去是师父念一句,我们学一句,学一个曲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王宝文先生回忆道。在两位老先生学艺之初,没有设备可以录音,全靠师父一句句口递,其中的哼哈、话音全是师父口传心授,谱子都在脑子里,一代代人口传心授,把王圈音乐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从明代传到现在。
王圈音乐会的曲子能保持原汁原味少有变化,关键在于“哼哈”韵味的口传。按王师傅所说,根据师傅的理解和演奏技艺,如今演奏的谱子里加了花字,为的是可以让孩子们学得更快,但是老一辈留下的东西是不能丢掉的。传习的谱子一定要原汁原味的“哼哈”,“哼哈”是王圈音乐会的灵魂所在,真正的韵味就体现在老师傅口传的“哼哈”之中。演奏的曲子可以增添花字,传习的地点也可以从一间木草屋的小案几变为如今红砖瓦房的会议桌,但不变的是下一代乐师坐在师父边上,学着“哼哈”,将古乐刻录于心。
(图为李西华先生吹奏管)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家人的不理解,不能带来收入等等都使得这条传承路难上加难。但王宝文先生说:“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多付出点也应该。”李西华先生则表示:“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小时候老师傅无私传给我们,我们也应无私传给下一代。”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师傅们舍小家为大家,为王圈音乐会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每天晚上,王圈村音乐会的乐师们都会聚集在传习所进行教学交流,师傅们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来进行演奏,尽力将自己所学传给下一代。当谈及是否接受外地人来此进行学习时,王宝文先生表示:“每个学员进入我们这个会所,我们都欢迎。不论是山南海北,只要他们愿意来学,品行过关,我们就愿意无私教授。”
(图为李西华、王宝文二位接受采访)
传承与发扬之路漫漫,李师傅和王师傅始终专注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积极培养传承人,默默书写着关于王圈音乐会的故事,让其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冯骥才先生曾言,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正是这些非遗传承人无声的坚守与无私的奉献,使得王圈音乐会薪火相传,惊艳后世。
继往开来,玉汝于成王圈音乐会曾遭受劫难,器乐丢失,传承几乎中断,乐师陈允玲凭借私藏保护起来的两攒笙和残存的部分乐器,使王圈音乐会在改革开放后得以重现生机。从那之后,每年的一次拢会,让王圈音乐会有了接续传承的希望。老一辈人跨越万难把音乐交到下一辈手中,成为前浪看着后浪接续奔腾,正如王宝文先生说:“为了传承我们尽量努力,也希望孩子们的技艺能够超过我们。”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王圈音乐会的传承征途上,代代乐师栉风沐雨,不渝初心,惟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