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兰,女,汉族,中共党员,广西梧州市藤县人,大学本科学历。2008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随后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服务,服务期结束后仍心系瑶山,难忘大化并于2010年7月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民政局成立注册了野百合公益联合会,继续服务大化的教育、医疗、扶贫。四年多来,黎敏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倾心帮扶山区贫困生完成学业,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残疾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黎敏兰心系群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以良心书写至诚的人间大爱。她筹措善款让1000多名瑶族学生吃上免费的营养餐;助养了60多名单亲孤儿;资助了5名高中贫困生;黎敏兰让七百弄乡弄合村花围屯13岁的独脚女孩姚英妹站立起来,并为之筹措6000元助学金;筹措资金救助因摔断手臂而需要紧急救助的的韦旺兵及蓝贵两位小朋友;长期照顾七百弄乡单亲残疾孩子罗小荣的学习生活所需,并将之接出大山,送到大化县城学校上学……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神奇的喀斯特地貌的千山万弄之中,被誉为大石山区里的“爱心使者”,山里的孩子崇敬地喊她“小黎姐姐”,大人亲切地唤她“爱心姑娘”。
情系瑶山,关爱农民工子女,留下青春足迹
2008年8月中旬,黎敏兰首次走进峰峦林立的七百弄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大化山区贫困的现状和原因。那一次,她去的是戈丛村,她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沉重:山区交通闭塞,群众居住分散。一些学生上学要翻山越岭,有些甚至赤脚上学;山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些校点课桌椅已经破烂,甚至讲台是用几块木板拼起来的……后来了解到,因为恶劣的地理条件和有限的生产资料所致,大化瑶族自治县每年的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多,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在农村也产生了一个人数众多而且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在和农民工子女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山区的孩子感到孤独,生活没有着落,情感极度缺乏。
那次调查后,黎敏兰萌生了一个念头: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扶山区贫困生成就学业。但是,整个大石山区到底有多少个教学点、多少个贫困生需要帮助?此后,调查走访成为黎敏兰志愿服务的重要课题。
每至周末,黎敏兰就租用一辆柳州微型汽车,带着一、两名志愿者向七百弄、雅龙、板升等贫困山乡进发,然后徒步进山,每天常要走十多公里。下乡就意味着经常要走陡险的羊肠小道,不规则的路石松动不稳,一侧是陡峭的300多米深的垌场。同行的志愿者两腿打颤,冷汗直流,害怕得爬着走。但个子瘦弱的黎敏兰走得很稳健。她说,她走惯了。有时进山,一待就是几天。黎敏兰随身背着一顶帐篷,她与一起下乡的同事白天走访,夜宿帐篷。
“如果没有来到这里,她的人生轨迹将会少了一道光环,内心深处竟会少了一份社会责任感”。黎敏兰一直对教育感兴趣,也始终坚持思考教育问题,为了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扶山区贫困生,尤其是贫困的农民工子女成就学业。三年年多来,在这个共和国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到处都留下了黎敏兰的脚印和汗水。她记忆犹新的仍是下乡时那酸得重重的双腿,十个脚趾头磨破了皮,血水染红了白色的登山鞋的刺骨的痛,还有那全身散架的感觉,还有冒着雨在陡直的悬崖壁上攀爬时的惊心动魄。
黎敏兰还随身带着一张大化地图,每走访一个山弄,每到一个村屯,她就在地图上画一个圈,至今她走遍了大化瑶族自治县16个乡镇的千山万弄,已在地图上画了500多个圈,徒步翻山越岭约5000多公里,深入山区学校100多个,走访农民工子女中的贫困生近2000人。她将爱心播撒在大石山区,山里的孩子崇敬地叫她“小黎姐姐”,大人亲切地唤她“爱心姑娘”。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将其称大石山区里的“爱心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