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学子三下乡:实践于行,科技助农

作者:代川森 来源:吴杰
        为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赴三师图木舒克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成员于7月18日-7月22日期间以走访调研、开展讲座和实地调研的形式在三师51团和图木舒克银丰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为本次实践活动做了充分准备,旨在抓住深入乡村的机会,真正的了解南疆当地的棉花种植和收获的真实情况,并利用团队自身的能力解决团场面临的难题。
深入到棉花田间进行调研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成立于1969年10月,是兵团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少数民族占比92.8%。团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红枣等,其中棉花种植面积高达18.01万亩,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棉花种植和收获的真实情况同时秉承着“民族团结”的理念,团队成员于7月18日-7月20日,头顶高悬的烈日,踏着蜿蜒崎岖的道路,来到第三师五十一团进行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先后来到第三师五十一团十连、十三连、十六连,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现阶段农户在棉田的工作内容及机采棉情况,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团队成员来到少数民族农户家中,与他们进行亲切交流。

图1 实践团成员到达三师51团十三连


图2 团队成员在三师51团十连棉花田间地头了解棉花目前的生长情况

图3 团队成员到三师51团十六连走访入户
结合实际,开展讲座分享解惑
       通过前期的调研,团队成员发现农户对当今国内外以及北疆南疆机采棉现状、采棉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机采籽棉是如何加工清理等方面的问题不太了解。为了让农户了解机采棉及棉花加工等方面知识,团队成员于7月21日-7月22日,联合图木舒克银丰现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及51团各个连队少数民族农户代表,在当地开展了以“国内外机采棉研究现状”、“采棉机工作原理”和“机采棉加工工艺”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主要是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以及在企业实习期间学到的知识,针对性的进行分享交流,让农户在采收季节针对机采棉出现的小问题能自行解决。
      讲座期间,团队成员刘灏洋对参与讲座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涉及南疆棉花收获机械化情况及效益,以及南疆棉花收获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技术人员和实践团成员对农户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以消除其疑虑。

图4 团队成员吴杰同学在进行机采棉加工工艺的汇报
带领农户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为了更直观地让农户了解采棉机的工作原理,在讲座结束后,团队成员带领农户参观采棉机维修现场,参观摘锭、脱棉盘、采摘头中间轴等关键部件的维护保养,同时为他们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不同型号采棉机。
面对一辆辆不同型号的采棉机,其中一农户不由地停下脚步,感叹道:“几年前使用的国内采棉机,每到收获季节机器总是不断出现问题,严重影响采收效率,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采棉机的故障率少了好多,而且价格相对于国外来说也便宜了许多”。此番话语既反映出国内采棉机得到了农户的认可,也是五十一团融入棉花产业国产化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缩影。

图5 团队成员带领少数民族农户参观采棉机停放区现场为其讲解
团队成员的自我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走访调研、开展讲座和实地调研的形式为主,其意义不仅限于实践活动本身,更在于这支充满朝气的实践团队走向更广阔天地之后得到的收获。走出校园,深入到田间地头、企业厂房等,一方面是面对面的了解他们正面临的问题,并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他们的难题,另一方面同学通过到田间调研、分享交流和企业参观也开阔了视野,不再局限于一隅城市,而进行更加宏观的思考。
      此次活动,当地企业人员、少数民族农户和实践团成员都从中受益良多。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团队成员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付诸于实践,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1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全民同心,反诈同行”——红高粱“乡”约雅拉志
  • “暑期三下乡|铁血铸军魂,青春炼辉煌”
  • “沿承红色薪火,争做时代先锋“三下乡社会实践
  • 寻味皖南,助力乡村振兴
  • 寻味皖南,助力乡村振兴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信工“初梦”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0日在指导老师刘梦莎的带领下前往宣城市郎溪县展开了以“寻
  • 社会实践报告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