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交通工具发达和通讯工具多样化的现代,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就不可避免的使用非语言交际即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它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文化现象。人们从见面那一刻起,直到分离,在注意对方用词和句法的同时,也会用自己的各种感觉来观察对方的衣着、表情及每一个小动作,倾听对方的每一个停顿或声调。这此信息的和谐与否会影响交际者情感及态度的传递。跨文化交际学者Samovar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4-56.】可见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一、非语言交际的类型
体态语又称为身体语言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体距、体触等。非语言交际还包括副语言、对时间与空间的利用。副语言亦称为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而在这里只选取其中的几种作为简单的介绍。【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一)体态语
1.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调节规范交际的重要工具。眼睛能起到其他非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研究表明:我们对不喜欢与之谈话的人,瞧他的次数就会减少,因为看是一种表示喜爱的信号。当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注意时,看对方的次数就会增多。【3马兰德罗和巴克:《非语言交际》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在传递细微的情感方面,人际交往中,不同性格不同修养不同民族的人,运用眼睛相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我国,习惯在交谈中不时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和面部,以表示真诚的倾听和交往,同时也表明尊重对方。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人们认为讲话时眼睛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下级眼睛往往向下看以表示尊敬。阿拉伯人在讲话时通常习惯盯着对方的眼睛,与中、日、韩国人有明显的不同。波多黎各的姑娘与成年人交谈时,总是把头低下,不看对方的眼睛,她们认为这样是对对方的尊敬。英美文化中听话人往往长时间地注视着说话人的眼睛,以示专注和尊敬。因此,交往中目光运用得当,有助于融洽气氛,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加深印象,反之,轻则导致拘谨,重则产生误解。在交往中一般常用的方式是以真诚或期待的目光,适时注视对方而讲话,略带微笑,不卑不亢,这是最温和和最有效的方式。
2.手势
手势语在日常交际中非常有用,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手段。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一定的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例如:在中国,大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表示,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或者对方输了,在澳大利亚表示讥讽,嘲笑。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手势语,不要混淆了手势语所表达的意义,弄巧成拙。
(二)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指的是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时间。人类学家Hall根据观察把人们大致分为了两类,一类是遵守单时制文化的人,把时间看成一条直线,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情,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的期限。另一类是多时制文化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做很多种事情。如:美国人在拉丁美洲、中东地区活动时,常常发现尽管事前与那里的政府官员有约会,但是,官员都是在接待室内与几个人(或几组人)同时谈话,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在单时制的人看来,这是对于他的不尊重,同时时间使用得也不经济,但是,在多时制的人看来,单时制只强调时间表,而不问客观情况,不论是否问题已经谈清,不论人们之间的感情是否已经充分交流,只要时间一到,立即结束这项活动转向下一项活动,不合情理。不同文化的观念影响了人们的时间利用方式。
(三)对空间的使用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空间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在交际时,不同的距离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和亲疏远近程度。霍尔在研究体距变化时创造了一个新词proxemics(体距学),即研究人际间如何利用距离进行交际的学科。霍尔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情况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以下几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指关系极为密切的人之间的距离,如情侣之间谈情说爱、母亲抚慰子女,这种距离不过18英寸。个人距离是朋友间的距离,是由亲昵关系向一般社会关系过渡的距离,一般在1.5~4英尺之间。用这个距离与人交往既能使人感到友好,又能使人感到很有分寸。社交距离是交际或做生意时常常保持的距离,相距4~12英尺,谈话的内容一般是非个人事宜,说话自然响亮,无秘密可言。公共距离常用于非常正式的交往,如讲课、演说、演戏等场合,距离为12英尺以上。空间距离反映出人际间心理距离和交往关系。一般而言,空间距离越近人际关系越紧密,任何一方对人际距离的空间维持和改变都会传递一定的交际信息。
二、非语言交际的意义和影响
非语言交际可以加强沟通和交际的效果。因为人们可以从衣着、姿势、手势、眼神等来判断某人的社会地位、性别、职业和所受的教育程度。例如,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君王接见臣下时一般穿龙袍南向而坐。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尊贵者面朝南方意味着他掌管芸芸众生的生死枯荣。在美国,从姿势上可以明显地区分出是男性还是女性,因为走动时女性的上臂常常贴近身体,而男性的上臂摆动的幅度在5-10度之间。
通过学习这些体态语我们能分辨出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也根据这些观察我们能够把握语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国家说不同的话题。
非语言交际也是交际内容的标志。由于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行为的表意功能差异极大,而且往往是相同的非语言行为表达完全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要注意比较不同文化中同一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蕴涵。例如在伊斯兰国家,左右手有严格的分工,右手清洁,用以待客,左手肮脏,不能拿东西给人。与伊斯兰国家的人打交道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习俗,送东西给对方时必须用右手。了解这些非语言交际不仅能增加我们的交际能力也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开阔眼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不仅可以增强语言交际的力度,促成交际全过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达到语言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的整个过程。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盲目地不加对比地学习外国人的举止,要深入理解当中非语言交际的意义。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5-07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端午安康,温馨的送别
- 送君一程,鹏飞万里。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天是端午节,也是2022届毕业生离校的日子。
- 社会实践报告 06-05
- 德国的侵略对青岛城市文化的影响调研
- 19世纪末,外国人的大炮打开了清政府紧紧锁住的城门,1898年在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后,青岛成为日耳曼民族的殖民地。
- 社会实践报告 06-05
- 走进新农村,感受娱乐新风
- 2021年6月3日,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弘扬时代新风,感受乡村振兴”走进美丽乡村调研实践队开始了第3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 社会实践报告 06-03
- 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 2022年6月1日社会实践第一天,食品与药学院“弘扬时代新风,感受乡村振兴”走进美丽乡村调研实践队外出调研,深入乡村各个角落进行初步
- 社会实践报告 06-02
- 聚焦中国智慧,展示中国方案
-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时事的政治热情,5月12日中午,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于十教南307教室开
- 社会实践报告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