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品评书文化,探历史渊源

作者:顾擎敏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品评书文化,探历史渊源
今日大学生网泰州729日电(通讯员 顾擎敏)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于2023年7月29日,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开展“‘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中国式现代化实地调研采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暨柳敬亭纪念馆是中国评书评话展示、研究、培训以及比赛和演出基地,是为国内唯一评书评话博物馆、泰州首个国字号博物馆。评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当时华夏文字的内容发展尚且不完善,普通百姓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故事内容丰富的人,便被称之为讲书人,或者讲古人。

(图为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内的文物陈列。 顾擎敏 摄)
 在中国古代,由于历史条件所致,平民百姓中,能读文识字的人并不多。而这些人往往会通过听评书 ,去获得知识,尤其是一些说古论今的评书表演艺人非常受欢迎。那些听众们,也可以通过评书方式,去了解古代一些历史事件,以及有趣的故事。评书也在这种土壤中,蓬勃发展广受欢迎。时光年轮,不断向前,华夏民族步入近现代社会后,知识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一些传统民间文学,有的逐渐没落,而有的却迎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活动伊始,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到中国说书艺术有着古老的渊源和漫长的历史,自明未清初以后,“评书和评话”作为曲艺曲种的名称,逐渐被确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书的表演形式逐渐演变发展,到了清朝光绪年间,评书这一艺术形式传入宫中,因皇宫的特殊性,大声唱词多有不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至此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随后团队成员们在博物馆内自由参观学习,感受中国评书传统的精神文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参观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北方评书以北京评书流传最广,其覆盖面为华北、东北及西北、中原部分地区。据艺人口述,北方评书形成于康熙年间,以王鸿兴为始,由两个系统的艺人构成。一是传统评书系统的艺人,说表细陆,善于穿插评论,讲解知识,但仪南方评话那种从书中发展的著名回目较少;一是由鼓书艺人 弃唱改说,成为新的流派系统,以故事性强,情节紧凌的特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灿若群星的历代艺人与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为中国评书评话艺术的茁壮成长书写了千年流变史,评书评话艺术的成长又为其他文艺形式的发展提供了营养和借鉴。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 杭舟 摄)
接着,团队成员们重点认识了一代宗师——柳敬亭。他是中国说书艺术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说书艺术最繁盛的时代。他的一生给后人就下了宝贵的财富,他自强不息,攀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他终生敬业,将说书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江浙、福建、湖北、北京等地;他关心国事,其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令人钦佩。柳敬亭是中国说书艺术史上的坐标。多地说书界尊其为宗师,直接受他影响的曲种,如扬州评话、苏州评弹、福州评话、湖北评书等代有传人。
中国评书评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曲种,一个人或坐或立,以醒木、折扇为道具辅助表演,曾在全国各大书场盛极一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璀璨夺目的民间文化,这些民间文学植根于民间,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穿越千载数年,生存至今。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浸染于民族的基因里,伴随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成长。

(图为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内的文物陈列。 顾擎敏 摄)
现如今,评书不仅仅只是一种精彩的表演艺术,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也是国学的一部分,听评书不只是在听精彩的故事,而是一种学习,一种培养,是一种智慧的积累,是一种养生,是一种陪伴,是一种思考,更是人生的沉淀。
此次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说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说书历史的源远流长,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学习、感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图为团队成员的活动合影。 顾擎敏 摄)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1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闽江学院三下乡:茶香源处是心安
  •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闽江学院“桑梓茶香,繁荣寻梦”实践队,结合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多种调研方法,以福安特产茶叶为基,
  • 大学社会实践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