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让“非遗”历久弥新

作者:陈净莎,张婕,李珏莲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2023年7月27日上午,“星火萤然,沧海拾遗”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崇州市竹艺村,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并前往竹艺公园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当地竹编产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及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现状。
 
竹艺村位于崇州市的腹地,是中国著名的竹编之乡。我们与当地居民交谈时,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竹编产业逐渐成为崇州市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竹艺村的居民们通过传承和创新,推动了竹编产业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通讯员彭彦博供图
 
据了解,竹编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被誉为“竹之艺术”。在访谈过程中,一位竹艺村的老艺人告诉我们:“竹编制作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们将竹子制作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如篮子、凉席、笠子等。这些传统的竹编制作技艺通过世代相传,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如今呈现出了更多元化、现代化的形式。”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竹艺人,通讯员彭彦博供图
 
不仅如此,竹编产业的发展也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竹编制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在以杨隆梅为首的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道明竹编不断创新,以“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路径,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图为团队前往杨隆梅工作室进行竹编体验,通讯员王羽昊供图
 
除了经济效益,竹编产业对于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竹编作为崇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中,竹艺公园作为崇州市的一大亮点,不仅展示了竹编艺术的魅力,还提供了培训和交流的平台。这不仅促进了传统竹编艺术的传承,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图为团队前往竹艺公园实地调研,通讯员彭彦博供图
 
通过本次调研与访谈,团队成员不仅更加了解崇州市竹艺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深入探寻了竹编产业对于当地的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竹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我们相信,在崇州市竹艺村的努力下,竹编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传统手工艺产业,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做出更大贡献!
审稿人:李贤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院校梦幻联动,共筑生命防线】
  • 为了提高敬老院护工人员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西安培华学院“阳光成长服务队”与镇安县医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人生三部曲实践团”对劳动模范进行采访
  • 弦歌不辍 薪火相 ——平湖实干青年-梁曙光
  • 助力劳动教育,扬时代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