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影响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守护特殊儿童健康成长,7月16日上午,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晨星暑期调研团队数名队员前往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聋儿语训中心,给特殊儿童带去欢乐,并对老师进行相关问题的采访。
在拼接雪花片的游戏过程中,特殊儿童们有的缄默不语,有的滔滔不绝,但他们都展现出独特的色彩搭配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采访老师的过程中,老师充分强调了“学校教育”“家庭培养”“社会帮助”,三者缺一不可,这些是决定特殊儿童们能否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是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基础。特殊人士需要通过特殊教育来掌握自理甚至自立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很困难,对于教授知识的老师也存在挑战。受访老师表示:“每一个奋斗在特殊教育一线的老师,都是尽全力教授特殊儿童,虽然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但是他们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一线,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尽心尽力且持续的学校教育是保障特殊群体有朝一日能融入社会的基础。
家庭培养是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加油站。队员们了解到,“学了就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了,这导致特殊儿童在校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了就忘。这种现象不仅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也极大地延长了特殊儿童回归社会的时间。由此可见,家庭培养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社会帮助是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辅助力量。每年都会有来自各方的社会力量来帮助特殊儿童,但直接的帮助产生了一个重大问题: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在衰退。无条件的帮助为他们打造了一个舒适圈,他们不用付出也能生活得很好,但这些不是长久之计。受访老师表示:“其实,社会帮助的最好状态是为特殊群体创造更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干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被人帮助转变为帮助人。”
通过此次与聋儿语训老师的访谈,队员们对特殊群体未来怎样融入社会的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充分了解到影响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三个重要因素,为后期的调研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希望将调研成果反馈给社会,加快特
殊群体融入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