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安徽农业大学赴西卅店暑期三下乡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在指导老师任春环的带领下于2023.7.9下午到达了定远县西卅店镇瓜蒌基地,由负责人杨智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瓜蒌的销售门店,详细介绍了瓜蒌基地的成立历程。2013年在上海打工多年的杨智回到了家乡,在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流转了500亩土地,扎下根来发展瓜蒌种植。负责人杨智说道:“我们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然后包回收,带动农户一起种植瓜蒌。”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很多村民也种起了瓜蒌。目前西卅店镇瓜蒌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规模超过8000亩,瓜蒌部落还充分发挥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种植技术和电商协会数字化优势,开启直播带货,将定远县瓜蒌部落的知名度进一步的提高。
图为安徽省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瓜蒌部落的电商直播间。
随后,杨智同志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瓜蒌的生产车间,“一亩地瓜蒌可产300斤瓜篓子,按照现在市场价40元一斤,亩均收益可达12000元。”杨智向团队成员介绍道,不仅瓜篓子可做食品,瓜蒌皮、栝楼根均可以做中药。
跟随着杨智同志的脚步实践团又来到了瓜蒌的生产田地。施加肥料、除去杂草……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逐渐上升,田地里村民们为瓜蒌的成熟做着准备“眼下瓜蒌成熟,长势很好,像这样一个瓜蒌有200多粒瓜子。”基地负责人杨智随手摘下一个瓜蒌,掰开一看,金黄的瓜瓤里籽粒饱满,紧接着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这小小的瓜蒌是如何带动定远县的经济发展的。
增产增收状产业。结合西卅店镇实际和瓜蒌生长要求,建设瓜蒌种植基地3500余亩,吸引带动脱贫户就业150人。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种植技术和电商协会数字化优势,通过举办技术讲座、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普及瓜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亩均收益可达1.2万元。这是“三产融合”的“第一产”,也是瓜蒌产业发展壮大的根基与基础。
产品加工强实力。依托农产品深加工优势,规划建设标准化瓜蒌加工厂,提升生产加工实力,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属于“第二产”。2022年,西卅店镇共加工500吨瓜蒌子,130吨瓜蒌皮、根等药材,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深入打造“金山滴水牌”瓜蒌产品实体、电商销售平台,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树立瓜蒌品牌,建立稳定销售渠道,不断增强带富致富能力。
图为负责人杨智在瓜蒌生产地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瓜蒌的三产融合发展。
农旅结合高创收。依托千亩瓜蒌产业,西卅店镇在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重点打造“瓜蒌部落”休闲旅游集聚区,农旅结合的运营模式即为“三产融合”的“第三产”,涵盖主题民宿、生态木屋、网红栈道、户外营地、童趣乐园、自然课堂、网红桥等特色项目体验。其中,“光阴教室”主题休闲民宿是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项目,对当地闲置小学和院落进行就地改造成民宿,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节假日、周末日均客流量约2万人次,带动青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图为负责人杨智与部分实践团成员西卅店镇“光阴教室”合影。
通过延长瓜蒌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真正做到产业能壮大,集体经济能造血,农民能增收,如今的西卅店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瓜蒌部落”,瓜蒌产业真正成为了全镇乡村振兴路上的绿色主导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
小产业,大产值,正是这小小的瓜蒌,逐步成长为大产业,延长了瓜蒌加工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定远县的经济发展,正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产业壮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最后,作为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生,要做到心系“三农”问题,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脚踏实地,自讨苦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力量,安农学子必当不负殷切期盼,担当青春使命。
图为负责人杨智与实践团成员在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的合影。